問題詳情

18.陳老師將玩具放在桌上,問小安:「你要什麼?」,小安沒有任何反應,接著陳老師又說:「玩具,給我玩具」,並同時用手指著玩具,小安終於仿說和仿做,陳老師立即提供他玩具,請問陳老師使用自然情境語言教學法(milieu teaching)的哪一種要素?
(A)指令-示範(mand-modeltechnique)
(B)隨機教學(incidental teaching)
(C)時間延宕(time delay procedure)
(D)環境安排(enviornment arrangement)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024
統計:A(617),B(30),C(14),D(48),E(0)

用户評論

【用戶】張凱翔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自然環境教學法(milieuteaching)  Warren與Kaiser於1988年提出「自然環境教學法」,又稱環境教學法,是各種自然語言介入方式的統稱。強調在「自然的教學環境」中進行教學,以「功能性的內容」為教學的重點,幫助學生產生「自發性學習」與「類化學習」的興趣與行為,以達到語言自種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簡言之,自然環境教學法是一種非結構化或低結構化的語言教學法,教師利用自然情境中產生的對話,將目標語言結構或溝通行為融入互動的過程中,以學童的興趣或注意焦點決定語言介入的活,而溝通互動的相互回應即是增強物。其具有以下特徵:1.重視功能性溝通。2.植基於學生的興趣。3.將溝通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並重視雙向溝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