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陳老師認為要讓學生表現良好行為,必須透過嚴格的規範,並經常使用獎懲來建立學生的道德觀。陳老師的想法是基於下列何種道德學說?
(A)主內派
(B)主外派
(C)折衷派
(D)精神分析派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12841
統計:A(992),B(13165),C(179),D(8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杜威的道德論、傳統道德哲學的派別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 道德哲學主要的派別1. 主內派:甲、 以行為的動機善惡判斷的對象。乙、 服從規律與履行義務即是善。丙、 是非善惡的辨別,本於先天的理性。丁、 道德權威自內而生,如理性的命令。2. 主外派:甲、 認為行為的結果如快樂即是善,痛苦即是惡。乙、 是非善惡的判斷依據後天苦樂的經驗。丙、 道德權威來自外力,如社會制裁。 主外派的道德學說與教育理論 ii.  主外派的快樂主義先於主內派的嚴格主義。  iii.  快樂主義的鼻祖:亞里底帕斯(...

【用戶】小羊兒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樓上說的事也

【用戶】annie3845385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德行論人物:亞里斯多德、柏拉圖主張:強調『實踐智慧』的養成、人必須知道如何判斷善惡。義務論(嚴格主義) 主內派人物:康德主張:強調行為的動機之純正(人要有內發的善意)、不重視行為結果。效益論(快樂主義、功利主義)人物:邊沁、伊必鳩魯  (主外派)主張:行為結果是好的,即是善;行為結果不好,即是惡。

【用戶】進擊的回台南甄甄(107桃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樓上,主外派也是強調由外鑠最後到內發喔!最佳解最後面有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