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0 Kohlberg的道德發展理論被認為有性別偏見,根據學者Gilligan的觀點,女性因為較為強調社會關係,因此較容易發展出關懷的道德(morality of care),這容易讓女孩被歸為Kohlberg所述之那個階段?
(A)尋求認可取向(good boy or good girl orientation)
(B)維持社會秩序階段(social-order maintaining morality)
(C)個人價值取向(morality of individual principles of conscience)
(D)避罰服從取向(punishment-and-obedience orientation)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17021
統計:A(87),B(20),C(14),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幼兒道德發展、Kohlberg

用户評論

【用戶】白鷺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題目關鍵字「社會關係」即人際關係,「尋求認可」以人際關係和諧為導向

【用戶】露の世ながら,さりながら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道德成規期(習俗道德期)→尋求認可取向(好孩子取向、人際關係和諧導向) (A)→遵守法規取向(法律與法治取向)/ (順從權威導向) (B)※女性在道德判斷上,因社會關係考量,故停留在尋求認可取向多於服從權威的遵守法規取向。

【用戶】蔡仲庭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前習俗水準編輯前習俗水準的道德推理對於兒童非常普通,有時成人也會表現出這種水準的道德推理。前習俗水準的道德推理,是根據行為的直接後果來進行推理。前習俗水準包括道德發展的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都純粹只是關心自己,表現出利己主義傾向。在第一階段,個體關注行為的直接後果與自身的利害關係。例如,如果一個人由於某個行為而受到了懲罰,此負增強使這個行為被認為是道德上錯誤的。一個行為所受的懲罰有多嚴重,就說明這個行為有多「壞」。[12]此外,個體並不注意其他人的觀點與自己的觀點有何不同。這個階段也可以稱為權威主義階段。在第二階段,個體持「對我有何益處」的立場,將正確的行為定義為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第二階段的道德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