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而不知文,宋子蔽於□而不知得,慎子蔽於□而不知賢,申子蔽於□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而不知實,莊子蔽於□而不知人。」(荀子〈解蔽篇〉)以上缺空依序宜填入
(A)辭/天/用/勢/法/欲
(B)用/欲/法/勢/辭/天
(C)天/欲/法/勢/用/辭
(D)法/天/用/勢/欲/辭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4301
統計:A(47),B(438),C(85),D(5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孟子與荀子愛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SJ HU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原文「……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慊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 白話翻譯「……從前游士中有被蒙蔽的,搞亂學派的學者就是。墨子蒙蔽於只重實用而不知文飾,宋子蒙蔽於只見人有寡欲的一面而不知人有貪得的一面,慎子蒙蔽於只求法治而不知任用賢人,申子蒙蔽於只知權勢的作用而不知才智的作用,惠子蒙蔽於只務名辯而不知實際,莊子蒙蔽於只知自然的作用而不知人的力量。所以,從實用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功利了;從欲望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滿足了;從法治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法律條文了;從權勢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權勢的便利了;從名辯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些不切實際的理論了;從自然的角度來談道,就全談些因循依順了。這幾種說法,都是道的一個方面。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慊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

【用戶】Susan S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是這樣記的莫用,宋玉,慎法,紳士,辭彙,添妝

【用戶】SJ HU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原文「……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慊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 白話翻譯「……從前游士中有被蒙蔽的,搞亂學派的學者就是。墨子蒙蔽於只重實用而不知文飾,宋子蒙蔽於只見人有寡欲的一.....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慊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

【用戶】Susan S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是這樣記的莫用,宋玉,慎法,紳士,辭彙,添妝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昔賓孟之蔽者,亂家是也。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知,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欲謂之,道盡慊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荀子‧解蔽》

【用戶】Susan S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是這樣記的莫用,宋玉,慎法,紳士,辭彙,添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