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關於圖二的藝術形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稱為「馬賽克」,又名「乾壁畫」,原意是各種顏色石子組成的圖案。
(B) 最早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盛行於希臘、羅馬地區。
(C) 在牆上塗上水泥或石灰,然後粘上石頭、玻璃或磁磚。
(D) 右圖內容為基督教故事中的「五餅二魚」。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請輸入邀請碼106220,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Mosaic]它的原義是,由各種顏色小...

【用戶】庭萱(萱萱)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乾壁畫是指一種在乾灰泥牆上的繪畫方法,使用石灰水或雞蛋做為媒介上顏料,是溼壁畫之外的另一種壁畫畫法,其畫法是先以石灰水浸溼塗有灰泥的畫牆,再將顏料以黏著物黏上,與溼壁畫不同之處,在於不必像溼壁畫因怕溼灰泥乾涸無法施畫而趕時工作,但其施工法亦因顏料易剝落而不容易持久。乾壁畫效果與膠彩壁畫相似,常被用來修補溼壁畫剝落的地方,但缺點是隔段時間仍須因剝落而再次修補。

【用戶】Good luck!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鑲嵌藝術,又為馬賽克,平面作品又稱鑲嵌畫、鑲嵌細工或碎錦畫,是一種裝飾藝術,通常使用許多小石塊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圖案,在教堂中的玻璃藝品,又稱為花窗玻璃。現今該詞泛指這類型五彩斑斕的視覺效果。馬賽克經常被用作地板和牆壁的裝飾,在古羅馬世界特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