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依據下文,關於「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的解讀,正確的是: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求賢令》)
(A)孟公綽可稱是德才兼備,堪為趙、魏典範
(B)孟公綽因為滕、薛乃區區小國,不願枉屈
(C)孟公綽對魯赤膽忠心,不接受滕、薛禮聘
(D)孟公綽的能力只堪為牛後,無法成為雞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29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孟公綽寡慾廉潔而缺乏才能,作為大貴族家臣...

【用戶】Xiao Y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一句出自憲問第十四(十一)老,家臣之長。優:有餘。孔子說:「孟公綽,做為趙、魏二大國的家臣之長是勝任有餘的;但不可以去做滕薛兩小國的大夫。」孔子意指「才能要能夠同職位相稱。」由於孟公綽有清心寡欲的性格,而趙、魏這樣大國的巨卿,雖然威勢很重,卻沒有諸侯國家那麼繁瑣的政事,所以由孟公綽這種性格的人去做家臣,自然是綽綽有餘的。而滕、薛這樣的小國家,政事必然繁瑣,因介於大國之間,諸如會同朝聘、社稷宗廟的事,以致於師旅戰役,一定難於應付周旋。這些繁雜的政務,自然不是孟公綽這樣的人所能勝任的。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孟公綽寡慾廉潔而缺乏才能,作為大貴族家臣...

【用戶】Xiao Yi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一句出自憲問第十四(十一)老,家臣之長。優:有餘。孔子說:「孟公綽,做為趙、魏二大國的家臣之長是勝任有餘的;但不可以去做滕薛兩小國的大夫。」孔子意指「才能要能夠同職位相稱。」由於孟公綽有清心寡欲的性格,而趙、魏這樣大國的巨卿,雖然威勢很重,卻沒有諸侯國家那麼繁瑣的政事,所以由孟公綽這種性格的人去做家臣,自然是綽綽有餘的。而滕、薛這樣的小國家,政事必然繁瑣,因介於大國之間,諸如會同朝聘、社稷宗廟的事,以致於師旅戰役,一定難於應付周旋。這些繁雜的政務,自然不是孟公綽這樣的人所能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