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34為題組在一場社會福利與人權保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有四位不同國家的學者分別對該國的社會福利制度提出建言:甲:政府應該立法實施貧困者的社會救助政策來讓人民免於匱乏乙:改善失業保險制度和興建勞工住宅才能真正落實人權的保障丙:政府應積極介入國民健康照顧而非將問題歸咎於個人和家庭丁:政府應考量整體產業結構對原住民工作機會造成的不利影響
【題組】33. 依據四位學者的發言,推測四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下列敘述何者最可能?
(A)甲國的社會福利發展主張,與1970年代以前的臺灣相似
(B)乙國勞動參與率日益下降,導致勞工無力負擔購屋貸款
(C)丙國的貧病人口逐年增多,產生家庭和公共利益的衝突
(D)丁國引進大量的國際移工,影響原住民勞工的就業機會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92283
統計:A(122),B(80),C(55),D(54),E(0)

用户評論

【用戶】kris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A我國在 1970 年代以前,屬於戰後的社會救助階段,以「貧民救助」為主體;1970 ∼ 1980 年代為社會福利立法階段,以社會立法宣示保障民眾福祉,因此甲國的社會福利發展主張,與 1970 年代以前的臺灣相似。B乙國改善失業保險制度可推斷該國的失業率可能有提高的現象,但無法判斷該國的勞動參與率變動情形;興建勞工住宅是改善勞工權益的人權保障,造成勞工無力負擔購屋貸款的原因,與失業率之間的關聯性較高。C丙國政府應積極介入國民健康照顧,而非將問題歸咎於個人和家庭,與貧病人口是否逐年增多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應是屬於家庭和公共利益必須解決的問題。D丁國引進大量的國際移工是否會影響原住民勞工的就業機會,必須了解國際移工是否取代原住民在勞動市場的角色,此與整體產業結構對原住民工作機會造成的不利影響,兩者之間的關聯性較低。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為題組 在一場社會福利與人權保障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中,有四位不同國家的學者分別對該國的社會福利 制度提出建言: 甲:政府應該立法實施貧困者的社會救助政策來讓人民免於匱乏 乙:改善失業保險制度和興建勞工住宅才能真正落實人權的保障 丙:政府應積極介入國民健康照顧而非將問題歸咎於個人和家庭 丁:政府應考量整體產業結構對原住民工作機會造成的不利影響這是在考閱讀能力【題組】33. 依據四位學者的發言,推測四國的社會發展狀況,下列敘述何者最可能? (A)甲國的社會福利發展主張,與1970年代以前的臺灣相似 甲:政府應該立法實施貧困者的社會救助政策來讓人民免於匱乏大概1970年很窮吧。路上很多遊民。  30%有可能是答案。(B)乙國勞動...

【用戶】哈魯同學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B應是失業率高失業率V.S勞參率「失業率」係指失業者占勞動力之比率,其中失業者為參採國際勞工組織(ILO)之規定,在資料標準週內年滿15歲同時具有下列條件者:(1)無工作;(2)隨時可以工作;(3)正在尋找工作或已找工作在等待結果;此外,尚包括等待恢復工作者及找到職業而未開始工作亦無報酬者。其計算公式為:失業率(%)=失業者/勞動力*100% =失業者/(失業者+就業者)*100%。n n「勞動力參與率」係指勞動力占15歲以上民間人口的比率,亦即15歲以上民間人口中有參與勞動的比率。因勞動力包含就業者與失業者,故無論是就業者或失業者的增減,都會影響該比率之升降。其計算公式為:勞動參與率(%)=勞動力/15歲以上民間人口*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