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關於心理暨社會學派理論觀點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採取人在情境(person-in-situation)的思考架構
(B)理論基礎來自人本主義心理學
(C)重視個體的早年生活經驗之影響
(D)強調人的內在心理結構會影響其外顯的行為表現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111社工師,點我看詳解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心理暨社會學派一、概念(一) 源自診斷派(Mary Richmond《社會診斷》),治療過程為研究、診斷、解釋問題、處遇。(二) 人在情境中:考量內在、外在及兩者互動(兼顧心理與社會因素)。→(A)正確(三) 重視早期經驗對現在的影響。→(C)正確二、發展(一) 心理暨社會學派深受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之影響。→(B)錯誤,應為精神分析/心理動力學派。(二) 內涵佛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在生命早期就已經形成,但是大部分蘊藏在潛意識中(冰山理論,海平面下的部分),我們現在的行為在自己無法察覺到的情況下受潛意識影響。(三)治療方法要改變現在的行為,就需要探索、覺察早期經驗,讓它浮上意識層面(海平面上),才有辦法對行為做出選擇、改變,而治療者的功能便是扮演「空白螢幕」,使案主將早期經驗投射到治療者身上(移情),並在適當的時機進行詮釋,以協助案主覺察。→(D)正確,人格指的就是「內在心理結構」,海平面下的那一部分會對人現在的行為有影響。相較於精神分析中的治療者必須是「空白螢幕」,(B)人本主義則主張治療者就是「他自己」,要真誠地、同理地面對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