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對父母離去後又再度的出現「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是屬於哪一種幼兒的社會依戀類型:
(A)安全型。
(B)不安全/焦慮逃避型。
(C)不安全/焦慮抗拒型。
(D)混亂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29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小哈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根據瑪麗.安沃斯(Mary Ainsworth)的研究,依附關係總共有三種類型,他邀數名媽媽攜帶自己嬰兒期的孩子,到陌生的環境,並讓媽媽暫時離開,由陌生人照顧孩子幾分鐘,再讓媽媽出現,觀察嬰兒的反應。1.安全型依附(Secure Attachment)安全型依附的嬰兒,約有50%到60%的孩子是屬於這個類型,當媽媽離開時,嬰兒會表現出適當的哭泣,但當媽媽回來後,嬰兒受到媽媽安撫後能快速平復情緒並且繼續探索環境。安全型依附的嬰兒即使是遇到陌生人,只要媽媽在身旁,都不容易對外來者感到緊張害怕。安全型依附型嬰兒的父母通常會積極與孩子互動,理解孩子想傳達的訊息、回應孩子並適當鼓勵他們。2.非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Resistant Attachment)焦慮型依附的嬰兒則是當媽媽離開後,會表現出強烈的負面情緒,並且十分焦慮。這類型的孩子又稱抗拒型或矛盾型依附,大概佔了整體的10%。焦慮型依附的嬰兒就算在媽媽回來後,仍無法停止負面情緒,甚至會對媽媽表現出攻擊性的行為。焦慮型依附型嬰兒的父母雖然也願意積極與孩子互動,但容易誤解孩子想表達的情緒或是訊息,無法與孩子產生共鳴,比較是依照家長的情緒來回應孩子,讓孩子會有不知所措的反應。3.非安全型依附-逃避型依附(Avoidant Attachment)逃避型依附嬰兒則是當媽媽離開時,會積極地尋找媽媽,但當媽媽回來後,嬰兒會表現出對媽媽的擁抱冷漠、逃避的態度。這類型的孩子人數大約占整體的15%。逃避型依附嬰兒的父母一般來說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家長對於孩子過於沒耐心,忽略孩子的反應或是訊息;另一種則是過多的關注,給與孩子超出他需求的回應或是刺激。(過度保護有時又稱為直升機父母)除了上述由瑪莉.安沃斯提出的三種類型外,還有大約15%的孩子表現出以上三種類型無法分類的行為,後續的研究與文獻將這些孩子歸類為第四型的依附關係:4.混亂型依附(Disorganized-disoriented Attachment)混亂型依附的嬰兒之所難以替他們分類,是因為他們在與媽媽分開重聚後所表現出來的情緒行為差異顯著,有些孩子完全不會理會媽媽的回歸,有些孩子則是一下似乎在尋求媽媽的安撫,一下又抗拒媽媽的接近,對媽媽的情緒飄忽不定。混亂型依附嬰兒的父母自己可能經歷心理上的創傷,導致在面對孩子時,因為想要保護或是緊張的想法而無意間傷害了孩子,有時不敢面對孩子,有時則過度保護孩子的互動關係造上孩子的混亂型依附。上述內容轉貼自 https://mindduo.benq.com/parental-attach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