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1.教師在對青少年行使「隔離」策略時,應該遵守下列哪一個原則?
(A)教師不應剝奪學生之下課時間
(B)行使隔離策略時,教師不宜讓學生知道被隔離的時間
(C)隔離的地點不應離教室太近
(D)學生被隔離後若仍然表現不良行為,則須再延長隔離時間。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11322
統計:A(1021),B(315),C(261),D(167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心理防衛機轉

用户評論

【用戶】Tzuyu Li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都表現不良了,為什麼還要再做無謂的隔離呢?不會暴動嗎?

【用戶】buydondon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103幼兒考古題和這題目有矛盾處耶

【用戶】chumeeili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不矛盾喔~92年D學生被隔離後仍表現不良行為,則須再延長隔離時間。~如A和B吵架打人大哭,被隔離後仍大呼大哭,則表示時間太短不足以達到隔離目的一放鬆,所以可再延長時間,等情緒平復後再停止隔離。103年D若幼兒的不良行為仍在不同情境中發生,表示該不良行為不是偶發,可能有其他的原因所致,一直用隔離是無法根本改善的。所以,隔離法適用偶發事件暫時放鬆雙方緊張情緒

【用戶】貝貝✨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這題目已經過於理想 青少年隔離後仍有不良行為還繼續隔離 是想要全班都被影響嗎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