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請從下列參考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者:中國古典小說的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主要有兩支發展,其中一類記鬼神怪異之事,如《搜神記》;另一類則是記當時名士的言行風貌,如( 26 )。但這些作品仍缺乏小說完整的結構。一直到唐代,才有真正注意情節、人物刻劃的小說出現,這類作品一般稱之為( 27 )。到了元朝之後,長篇章回小說有長足的發展,在清代的知名章回小說中,( 28 )以寫實手法,旨在揭露舊禮教與科舉制度的弊害;( 29 )一書,則是描寫清代貴族家庭興衰,人情百態,刻劃入微,允稱原創性很強的藝術佳構;至於( 30 )一書的最大成就,不在於作者進步的思想,而是在以具體事物描繪抽象聲音的藝術表現上。參考選項:
(A) 古鏡記
(B)世說新語
(C)筆記小說
(D)傳奇
(E)話本(AB)聊齋志異 (AC)儒林外史 (AD)三國演義 (AE)水滸傳(BC)紅樓夢 (BD)鏡花緣 (BE)官場現形記 (CD)老殘遊記
【題組】 26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08341
統計:A(222),B(355),C(7710),D(20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混沌理論、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蝴蝶效應

用户評論

【用戶】Shu Hsuan Y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我是這樣想的:

【用戶】肯定語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耗散結構:1.號散結構是一個開放系統,隨著內不能量的消長,必須隨時與外部交會而產生新型態。2.完全拋棄既有結構,而在決定性的分歧點上退化而成新的系統。基本上,它是一種穩定→崩潰→重組的更新過程。3.其變化並不可測。當然,其所產生的新結構特性更是難以捉摸。4.非線性的、不穩定的。5.隨時因系統內外的隨機波動而進行組織的解體與重組的工作。6.藉著自我重組的動力,在混沌語與不穩定中產生新的形式。以上資料來自羅正 教育學(B)耗散結構(離散結構)和蝴蝶效應同屬於混沌理論的特徵,不穩定、非線性,所以才會因蝴蝶效應產生耗散結構型的學校,兩者是同一個系統的。

【用戶】iapthierngu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請問垂直結構

【用戶】chuchu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離散結構-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