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跨國犯罪被害以日常活動理論來加以分析,犯罪跨越國界的特性,使得空間與時間的要素更加重要,被害者與這類新興犯罪型態的接觸管道和以往不同,下列何者符合日常活動理論的概念來加 以解釋跨國犯罪?
(A)犯罪管道從「實體管道」逐漸轉換成「電子管道」
(B)犯罪者不需透過當地的犯罪促進物就能夠進行跨國犯罪
(C)跨國犯罪透過新的管道進行犯罪活動,因為各國缺乏監控能力,才使得犯罪盛行
(D)跨國犯罪是透過個人來進行犯罪,隱密性高所以不容易察覺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2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齁仔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也許C選項說的是太果斷了?    或許需要「犯罪三要素」才能夠斷定?例如1.有使用網路的被害者 + 2.有使用網路犯罪者 + 3.沒有效率的監控 才符合 C選項的「才使得犯罪盛行」,不只有缺乏監控才盛行  (有錯請糾正)跨國犯罪被害以日常活動理論來加以分析,犯罪跨越國界的特性,使得空間與時間的要素更加重要,被害者與這類新興犯罪型態的接觸管道和以往不同,下列何者符合日常活動理論的概念來加以解釋跨國犯罪?日常活動理論以巨觀層面探討社會變遷(數位化時代)對犯罪機會的影響。[「實體管道」逐漸轉換成「電子管道(網路)」]犯罪人與被害人的日常活動及生活型態(網路)將影響犯罪發生的機會,進而導致犯罪。

【用戶】Dennis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筆記 (A) 犯罪管道從「實體管道」逐漸轉換成「電子管道」 C 需要有合適標的物,有能力的犯罪者在場,還有監控者不在或是監控不足,或許還是抓得到,只是比較少,畢竟現在犯罪手法越來越多元高端,尤其是跨國犯罪更是高端甚至是集團性的。

【用戶】鄭浩南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可以白話解釋C錯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