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先秦諸子喜以寓言方式,傳達其哲學思想或政治主張,下列先秦諸子的寓言,何者敘述不正確?
(A)齊桓公好服紫:說明當政者的行為具有表率作用,故當以身作則,嚴以責己
(B)庖丁解牛:以解牛為喻,說明莊子戒慎飲食,自我克制的養生之道
(C)見金不見人:以「取金時,不見人,徒見金」,說明人見利心狂的情形
(D)牛山之木嘗美:言人之所以為不善,乃由於不知操持存養,而亡失其良心所致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55132
統計:A(140),B(2066),C(84),D(126),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莊子-庖丁解牛、莊子-庖丁解牛、莊子思想-無用之用

用户評論

【用戶】Shaukitty Li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B)文惠王時有位廚師庖丁善宰牛,且技巧極為熟練。典出《莊子.養生主》。後「庖丁解牛」比喻對事物瞭解透澈,做事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如:「這件專案自從由他接手後,便如同庖丁解牛,一切問題皆迎刃而解。」

【用戶】江心晴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點錯............ 

【用戶】Johnny Chi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 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 桓公患之,謂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貴甚。一國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謂左右曰:『吾甚惡紫之臭』。於是左右適有衣紫而進者,公必曰:『少却,吾惡紫臭』」。公曰:「諾」。於是日,郎中莫衣紫;其明日,國中莫衣紫;三日,境中莫衣紫也。*要句解析:1、要句:齊桓公好服紫,一國盡服紫。當是時也,五素不得一紫。語譯: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全國上下盡是穿紫色衣服的人。這時,五件純色衣抵不上一件紫衣的價值。句旨:作為領導者,其言行舉止乃至於興趣和偏好在客觀上對周圍的人存有一定的影響力。2、要句:管仲曰:「君欲止之,何不試勿衣紫也...

【用戶】Johnny Chi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薛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孔子曰:『操則存,捨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惟心之謂與?」孟子說:「牛山的草木曾經很茂盛、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