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中國近現代美術發展的歷程中,籠罩在一般追求新文化的熱誠,推動著新藝術走上更加西化的道路,提出所謂「新七法」:「位置得宜、比例準確、黑白分明……。」是哪一位藝術家?
(A)劉海粟
(B)高劍父
(C)林風眠
(D)徐悲鴻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73451
統計:A(211),B(72),C(86),D(76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美術-維也納分離派、美術工藝運動、現代建築名人

用户評論

【用戶】Jou-Yi Che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新七法》:(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準確,(三)黑白分明;(四)動作或姿 態天然,(五)輕重合諧,(六)性格畢現,(七)傳神阿睹。

【用戶】朱刺蝟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林風眠:是最早進行國畫改革的畫家之一,探索著將油畫與國畫的優點和美感結合起來。他的畫多用正方構圖,圖為題款。他愛戀著自然,生命,憧憬著和平與寧靜,以仕女和風景畫居多。作品有一種悲涼,孤寂,空曠,抒情的風格。具有一種令人感動的孤寂之美。到了晚年,1989年林風眠在台北展示了一批如《屈原》,《南天門》,《火燒赤壁》,《惡夢》,《痛苦》,《基督之死》等作品,一改往日和平優美而為激烈慘淡的畫面,墨線強勁而多斜勢,多折落,多擊撞,充滿不安和張力。情感如狂風暴雨,激蕩,衝撞著胸中暴裂的火花。著名畫家吳冠中借用京劇的腔來說明林風眠的藝術特色。他說,林風眠的腔是獨特而鮮明的,他寓圓于方。他基本採用方形畫面,追求最大的擴展與最嚴謹的緊縮,在脹與縮的矛盾搏斗中構成力的平衡。裸女,古裝仕女,修女,縮頸的烏鴉,貓頭鷹,蓮花,浮萍,團扇,檸檬,秋葉等等弧曲之美的形象都譜入了林風眠的唱腔。但他又不僅僅局限於圓,在使用圓這個盾牌的同時,不斷揮舞長矛,鋒利的葦葉,漂拂的柳絲,橫斜的枝葉,白鷺的腿,漁翁的竿……,形成既對照又和諧,統一在一幅畫面之中。林風眠的這些特點對當代畫家有深遠的影響。

【用戶】海綿寶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徐悲鴻非常重視素描,他認為素描是一切造型美術的基礎,而且一定要嚴格訓練。徐悲鴻認為西洋的素描是一種科學,因為它能夠非常寫實地反映客觀真實,在這一點上它比我國的傳統造型技巧完備而先進。他在一九三二年寫的一篇《新七法》,摘寫如下:一、位置得宜;二、比例正確;三、黑白分明;四、動態天然;五,輕重和詣;六,性格畢現;七,傳神阿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