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有習得無助感的兒童通常最易作何種歸因?
(A)將成功歸因於努力,將失敗歸因為能力不夠
(B)將成功歸因於能力,將失敗歸因為努力不夠
(C)將成功歸因於努力,將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
(D)將成功歸因於能力,將失敗歸因為運氣不佳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29632
統計:A(4218),B(276),C(92),D(87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卡芬頓-自我價值論、習得無助感、歸因論

用户評論

【用戶】Chen Hong-We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習得無助感  就是把失敗歸因於能力不足  因為能力不能改變 所以才無助  書裡面有寫  不管哪本

【用戶】奇愛博士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硬拗+1,因為依據覆文本身所引內容「……習慣性地以內在性、穩定性、普遍性的原因來解釋事件的發生,即被稱為悲觀或負向解釋風格者」。那麼所謂的「習得無助感者」應該是慣於傾向以“內在且穩定”做失敗歸因。「努力」屬於內在且不穩定的歸因,「能力」才屬於內在且穩定。而且覆文還打錯字,「貫」→「慣」。

【用戶】longwater321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能力是穩定不可控制因素

【用戶】hsinf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能力是穩定、不可控制因素努力是不穩定、可控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