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我國九年一貫課程與道德教育的關係比較接近哪一種道德教學取向的主張?
(A)慎思的發展  
(B)價值傳遞  
(C)價值中立  
(D)跨越課程的價值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47653
統計:A(46),B(46),C(25),D(124),E(0)

用户評論

【用戶】葉姝妏

【年級】國一上

【評論內容】何解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學校道德教學取向 今日世界各國即使不使用「道德」二字,其學校中仍然進行著相關的道德教學,而這主要有底下七種取向。(參見Roger Straughan, 1988;李奉儒,民83)1.「價值傳遞」(Value transmission):這是傳統直至現今為中外各國所主要採用的模式。事實上所有的教師都是道德教育的教師。教師不能忽略在他們教學中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特別是近來的潛在課程之主張,更是說明教師扮演著吃重的價值傳遞角色。2.「價值中立」(Value neutrality):這是英國學校教育中所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中處理爭議性問題時,其角色不是權威答案的提供者,而是類似會議中的中立主席,只是協助學生對有關的道德問題進行討論,這有助於學...

【用戶】艾游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最佳解!Shih Han Chen Akasa 高一上 (2010/05/14 09:46):讚31人讚!九年一貫課程強調德育的融入教學模式,可說是類似「跨越課程的價值」(values across the curriculum)之取向。本模式認為教育是多元化且全人化的,道德教育不能僅限於某一特別的科目,而是所有教師都參與其中的形態(李奉儒譯,1994:34)。特別是本模式假定有些課程如語文、歷史、社會科等都包含道德層面,也必須由各科教師來施行,像是生物課程可以辯論墮胎的問題,社會課程則可用來討論法律、人權等。 資料來源:品格教育融入九年一貫課程:一些概念的釐清與可行的作法 李奉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