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注重學生群性陶冶,並加強學生對集體規範的認識,是運用了哪一種教學原則?
 
(A)社會化原則
(B)興趣原則
(C)自動原則
(D)個別適應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76134
統計:A(818),B(6),C(7),D(7),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社會化原則(教學活動最後目標)又名「共同參與原則」。運用共同參與方法,培養學生具有求真求是的精神,和互相尊重互助態度的社會人。(一)應用:1.非正式教育:(1)暗示:「凡一個人以一個意見傳達給別人,別人無批評的或無合理的根據即接受了」,稱之。(2)模仿:「社會就是由富於互相模仿的一群人所組成」。(3)認同:「認同作用乃是在感情上和他人互相結合的最高表現」。2.正式教育方面:(1)教學目標:兼顧個性與群性的均衡發展。團體意識及集體生活習慣的養成。(2)課程與教材:j與發展學生群性有關的學科或教材,以培養民族性。k多選擇適合當前社會生活最需要的教材。(3)教學方法:適當採用社會化教學法,以促社會化,如:小組討論、參觀、旅遊。(4)團體活動:增加課外活動、指導學校社團、指導學生自治活動、舉辦校內外學者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