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清代桐城派的古文理論,下列何者為非? (
(A)獨抒性靈,不拘格套 
(B)提倡古文義法 
(C)古文要雅潔 
(D)推崇唐宋古文家及歸有光的古文)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74728
統計:A(846),B(132),C(110),D(266),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國學常識-人物、陽湖派、中國各朝代名人整理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公安派1.公安派的主要人物:(1)袁宗道,字伯修,萬曆十四年會試第一,卒官右庶子。 (2)袁宏道,字中郎,號石公,又號六休。萬曆二十年進士,詩文主妙悟。 (3)袁中道,字小修。長益豪邁,從兩兄宦遊京師,多交四方名士,足跡半天下。   三人故鄉公安,在洞庭湖西北,長江南岸的偏僻小縣,文風固陋,竟出三袁,當中以袁宏道最重要。2.公安派的主張:   「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指內容要表現自我之真性情,貴「真」。故為文忌仿作,而貴有真性情,所寫才不失真,而能保有個人獨一無二的面貌,不致淪為模糊面孔的失真與無獨特性。而後一句指形式上不被束縛,貴「新」,故反對模仿、擬古。這對百年來獨霸文壇的模擬、復古風氣有大力矯弊之功。除講究「真」、「新」外,亦重「趣味」。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明 公安派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清代古文運動中的正宗流派。為方苞所開創,繼有劉大櫆、姚鼐等加以闡發。因其代表人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稱為「桐城派」。主張古文應嚴整簡潔,並須學習左傳、史記、先秦、兩漢的散文,及唐、宋八大家的古文,講究義法,提倡義理,考據、辭章並重,要求語言雅潔,筆法清朗,作品以典雅、凝鍊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