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有關《論語》文意的闡釋,哪個選項不切合原意?
(A)「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意謂應重內在修養,不必強求聲名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在鼓勵人力學勤思,方能有成
(C)「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意謂舉止斯文才稱得上是個君子
(D)「子帥以正,孰敢不正」意謂在上位者應以身作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651
統計:A(118),B(69),C(566),D(1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上: 單字解釋

用户評論

【用戶】不死鳥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文質彬彬-古代釋義:文采和實質配合很協調。-出處:《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現在引申:形容人的舉止文雅、端莊、樸實、從容、大方。

【用戶】yam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白話解:季康子向孔子請教為政之道。孔子回答說:「政是群眾的事,應當以正道治理,不能偏邪。你若以正道來領導,在下面的部屬人民,誰敢不正?」※ 己身正,不令而從。

【用戶】林小小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有人不知道我的志向,學問,但我並不生氣,不就是一位道德高尚的君子嗎?C)文勝質:《論語‧雍也》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這句話是說質樸勝過了文飾就會粗野,文飾勝過了質樸就會虛浮,質樸和文飾比例恰當,然後才可以成爲君子。所以君子應是文質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