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 關於 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模式,下列敍述何者錯誤?
(A) TCK 是指教師能在特定學科領域中選擇、應用科技工具,以支持學生對其學科的學習。
(B) PCK 是指教師能理解學科內容的核心概念、適應學生的學習需求,並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教學策略。
(C) TPK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科技工具和數位資源等進行學科內容教學的能力。
(D) TK 是指教師對於各種科技工具例如數位教學資源、軟體應用、數位工具等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困難0.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Sue Be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 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內容知識是學習與傳授知識的實際主題。教師必須了解和理解所教授學科之概念、理論與流程,同時亦需了解到知識的本質與可能涉及之不同領域知識層面(Shulman, 1987)。(二) 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Mishra 與 Koehler(2006)認為教學知識是教學和學習歷程中所涵蓋的知識與方式,例如學生的學習、課堂的管理、教學計畫的制定與執行,以及學生的評價,而其中亦包括了整體教育之目的與價值。教師應當懂得如何建構知識,掌握教學技能,激發學生發展對學習有益之思維習慣與積極意向,而期間亦當涉及各項認知與發展理論之應用。(三) 科技知識(Technological Knowledge)科技知識乃為建構知識指標之技術,如書籍、粉筆、黑板,亦或更先進的技術(如個人電腦、教學軟體或電子白板)。而這當涉及應用相關科技時所需具備之技能,如操作教學系統、電腦軟硬體所進行的文字處理、表單建置、瀏覽器應用或電子郵件傳遞等知識。(四) 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如同前述,有效的「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著眼於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效的內容教學知識乃在於,考量學生所具有之先備知識與認知,結合教學與學習理論基礎,透過教學設計過程與評量,將學科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做最有效之結合與傳達。(五) 內容科技知識(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內容科技知識乃在於尋求內容知識與科技知識之相關聯繫與結合應用,雖然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22科技的應用或許會部分限制內容知識之表達與傳遞。然而,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將促使教學更具靈活性,師生溝通則更彈性。在內容科技知識上,教師所需知道的不只是完整的內容知識,更當思索於改善教學限制之科技知識。(六) 科技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實際來看,科技教學知識當是驗證教學知識存在的能力,因為此一知識乃應用於教學和學習環境之建構。教師能夠妥善應用可行的科技知能建構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之環境,如應用部落格激發學生表達想法,亦或利用討論區提供學生學習回饋與提問。(七)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藉由上述介紹可知,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除涉及內容知識、教學知識與科技知識等各分項知識外,亦需關切於內容教學知識、教學科技知識、內容科技知識之相關性與聯繫性,進而在教學活動進行期間有效發揮科技內容教學知識。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初,可應用教學科技知識(TPK),建構互動系統(如部落格、討論區或測驗系統)以瞭解學生所具備之先備經驗,同時提供學生課程進行期間及時回饋與提問;可應用內容科技知識(TCK)強化對學科內容之認知(如透過網際網路查詢補充資料);在教學活動設計與歷程進行上,可有效應用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建構適宜之科技學習輔助模式,同時強化與刺激學生學習意願與表現。此外,教師亦當時時透過教學知能(PK)檢視資訊科技知能(TK)應用之實用性與價值性,並進行適宜且適度之修改,以期有效達成內容知識(CK)之傳遞。

【用戶】Sue Bee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一) 內容知識(Content Knowledge)內容知識是學習與傳授知識的實際主題。教師必須了解和理解所教授學科之概念、理論與流程,同時亦需了解到知識的本質與可能涉及之不同領域知識層面(Shulman, 1987)。(二) 教學知識(Pedagogical Knowledge)Mishra 與 Koehler(2006)認為教學知識是教學和學習歷程中所涵蓋的知識與方式,例如學生的學習、課堂的管理、教學計畫的制定與執行,以及學生的評價,而其中亦包括了整體教育之目的與價值。教師應當懂得如何建構知識,掌握教學技能,激發學生發展對學習有益之思維習慣與積極意向,而期間亦當涉及各項認知與發展理論之應用。(三) 科技知識(Technological Knowledge)科技知識乃為建構知識指標之技術,如書籍、粉筆、黑板,亦或更先進的技術(如個人電腦、教學軟體或電子白板)。而這當涉及應用相關科技時所需具備之技能,如操作教學系統、電腦軟硬體所進行的文字處理、表單建置、瀏覽器應用或電子郵件傳遞等知識。(四) 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如同前述,有效的「內容教學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著眼於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有效的內容教學知識乃在於,考量學生所具有之先備知識與認知,結合教學與學習理論基礎,透過教學設計過程與評量,將學科內容知識與教學知識做最有效之結合與傳達。(五) 內容科技知識(Technol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CK)內容科技知識乃在於尋求內容知識與科技知識之相關聯繫與結合應用,雖然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理論架構對教師專業發展之啟示22科技的應用或許會部分限制內容知識之表達與傳遞。然而,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將促使教學更具靈活性,師生溝通則更彈性。在內容科技知識上,教師所需知道的不只是完整的內容知識,更當思索於改善教學限制之科技知識。(六) 科技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Knowledge, TPK)實際來看,科技教學知識當是驗證教學知識存在的能力,因為此一知識乃應用於教學和學習環境之建構。教師能夠妥善應用可行的科技知能建構利於學習者主動學習之環境,如應用部落格激發學生表達想法,亦或利用討論區提供學生學習回饋與提問。(七) 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藉由上述介紹可知,教師進行教學活動時除涉及內容知識、教學知識與科技知識等各分項知識外,亦需關切於內容教學知識、教學科技知識、內容科技知識之相關性與聯繫性,進而在教學活動進行期間有效發揮科技內容教學知識。舉例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初,可應用教學科技知識(TPK),建構互動系統(如部落格、討論區或測驗系統)以瞭解學生所具備之先備經驗,同時提供學生課程進行期間及時回饋與提問;可應用內容科技知識(TCK)強化對學科內容之認知(如透過網際網路查詢補充資料);在教學活動設計與歷程進行上,可有效應用科技內容教學知識(TPACK)建構適宜之科技學習輔助模式,同時強化與刺激學生學習意願與表現。此外,教師亦當時時透過教學知能(PK)檢視資訊科技知能(TK)應用之實用性與價值性,並進行適宜且適度之修改,以期有效達成內容知識(CK)之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