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依照〈文石賦〉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購之無謂兮,棄之何傷!」可知文石並非生活必需品。
(B)「質瑩瑩而不駁」,旨在強調品質純正,沒有參雜贗品。
(C)「不追琢而自麗,不粉飾而成鮮。」是指文石不喜被雕琢成亮麗的海鮮造型。
(D)「匪自衒以求售,偏競羨而投錢。」是借文石之德,痛詆好賭之士。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94904
統計:A(62),B(49),C(12),D(21),E(0)

用户評論

【用戶】認真做題目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考察文石的初始,蘊葳並深埋在璞石中。等到技藝不凡的工匠的研磨精製,才由不起眼的石頭變成有文彩的石玉。顏色清淡而不會太過華麗,形狀多呈有稜有突的,少有方形的。無法點石成金,無法拿來當飯吃,無法拿來當圖章刻篆文,無法當祭祀用的香爐,無法用來做成練丹製藥,無法做成文房用的硯台。為什麼大家相爭取,趨附的人極多,使它的價值經常上漲呢?如果買來無所謂,那把它丟棄也沒什麼妨礙啊!  文石有點不高興,自己辯解說:「你不來接受我,那我來跟你宣講一番。我聽過君子不會以完不完美,來指責別人,不埋沒別人的微小的賢能。況且我本是純美無雜的東西,出自於天然,本質透明光潔而不會顏色雜亂,本性硜硬而恆保堅實。不用太過琢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