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中國近代文學家魯迅曾評價中國古代一本書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請問這本書為何?
(A)《漢書》
(B)《史記》
(C)《三國志》
(D)《資治通鑑》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2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魯迅對司馬遷的《史記》有兩句讚譽的評語,盡人皆知,就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第一句是說,《史記》之後的史書皆難與之相匹。對於第二句,今人的解釋一般是:魯迅是在誇獎《史記》富於文學性,可與《離騷》相比。(A)《漢書》→《漢書》,又名《前漢書》,中國古代歷史著作。東漢班固所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沿用《史記》的體例而略有變更,改「書」為「志」,改「列傳」為「傳」,改「本紀」為「紀」,無「世家」。全書包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記載了上自西漢漢高祖元年,下至新朝地皇四年,共230年歷史。(B)《史記》→《史記》,最早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是西漢漢武帝時期的任職太史令的司馬遷編寫的紀傳體史書,記載自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52萬6500餘字。(C)《三國志》→《三國志》是三國時代結束後不久,由3世紀末歷史學家陳壽所著之中國歷代史實。三國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之後,六朝劉宋時期之歷史學家裴松之以當時流傳與三國有關書籍,對《三國志》做詳細注釋。 陳壽曾任職於蜀漢,蜀漢滅亡之後,被徵入洛陽,在西晉也擔任了著作郎的職務。(D)《資治通鑑》→《資治通鍳》,簡稱「通鑑/通鍳」。是中國著名之古典編年史。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作者司馬光和他的重要助手劉恕、劉攽、范祖禹等人根據大量史料,花19年時間,才把從戰國到五代這段錯綜複雜之歷史寫成年經事緯之巨著。《通鑑》採用資料,除正史以外,所採雜史多至二百二十二種。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vl9p862.html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魯迅對司馬遷的《 史記》有兩句讚譽的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