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曾國藩〈聖哲畫像記〉中言:「自朱子表章周子、二程子、張子,以為上接孔、孟之傳,後世君相師儒,篤守其說,莫之或易。乾隆中,閎儒輩起,訓詁博辨,度越昔賢,別立徽志,號曰:『漢學』,擯有宋五子之術,以謂不得獨尊,而篤信五子者,亦屏棄漢學,以為破碎害道;齗齗焉而未有已。吾觀五子立言,其大者多合於○○,何可議也?其訓釋諸經,小有不當,固當取近世經說以輔翼之,又可屏棄羣言以自隘乎?斯二者亦俱譏焉。」請問上述○○中應填上的字詞為何?
(A)老莊
(B)釋家
(C)法家
(D)洙泗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洙水和泗水。古時二水自今山東省泗水縣北合流而下,至曲阜北,又分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春秋時屬魯國地。孔子在洙泗之間聚徒講學。《禮記.檀弓上》:"吾與女事夫子於洙泗之間。"後因以"洙泗"代稱孔子及儒家。http://gwokman.blogspot.com/2012/03/blog-post_75.html自從朱子表彰周子、二程子、張子,以為他們的學說是上承孔子、孟子的道統,後代的人君、宰相、老師、大儒,深守他們的說法,沒有人能夠改變。乾隆年間,大儒相繼而出,訓釋經籍,考辨詳博,超過了以前的賢哲,別立標幟,叫做「漢學」,排斥宋代周、程、張、朱等五子的理學,認為他們不應該獨受尊崇。而篤信五子學術的人,亦摒棄漢學,認為漢學支離破碎,有害於大道;爭辯沒有完了的時候。我看五子立說,大的地方,多和孔子之道相合,怎麼可以非議呢?他們解釋經書,小有不妥當之處,應該拿近代對經書的解說來作輔助,又可以排棄他人的說法而自囿嗎?這兩派人,也都很可笑。 古云:吾視五子立言,其大者都合乎洙泗。「洙泗」是哪一位古賢的代稱?(A) 孔子(B) 孟子(C) 老子(D) 莊子。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教甄教程◆國文(中等)- 100 年 - 臺南市100 學年度市立幼稚園教師(含代理教師)甄試試卷#5524答案:A難度: 非常簡單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洙水和泗水。古時二水自今山東省泗水縣北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