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下列何者是議會內閣制的優點?
(A)責任歸屬明確
(B)不易形成行政立法僵局
(C)防止行政權獨裁
(D)行政首長產生方式符合人民主權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2157
統計:A(107),B(954),C(175),D(67),E(0)

用户評論

【用戶】jacks.shih已考上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內閣制→行政與立法權融合。閣揆為多數黨領袖,議員兼任閣員。(一)政府的決策,須經朝野政黨辯論;內閣之去留,主要決定於有無議會的多數支持,最後決定於民意的背向。內閣制能展現民意政治、責任政治的民主精神。(二)倒閣與解散機制,能使行政與立法的衝突得以化解,不致形成長期僵局,使政治運作富有彈性。 (三)行政權與立法權匯集於內閣,草擬法案及預算案者亦是負責執行的人,故草擬時不致好高騖遠,而使法律平實可行,預算經濟合理,使政府具有施政效能。二次大戰後,政府送到議會的法案,通過率高達97%(Richard Rose)。(四)虛位元首為國家之代表,統一之象徵,統而不治(reign but not govern)超然於政黨競爭之上,其地位安定...

【用戶】李宗翰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跟hese大的想法一樣,覺得A也是正確的

【用戶】james24276551

【年級】小四上

【評論內容】內閣制有多種情況,以聯合內閣為例,內閣成員由多政黨組成,當一法案橫跨多部會,便易產生責任歸屬不易之情形。不知能否用以解釋a選項

【用戶】Vincent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14 下列何者是議會內閣制的優點? (A)責任歸屬明確 與總統制相比,議會內閣制的政治責任較容易分辨,人民只要針對現任政府的施政進行檢視即可,唯在〝聯合內閣〞狀態下時,責任仍然較難釐清。(B)不易形成行政立法僵局 行政(閣員)與立法(國會議員)具有一致性,可減少兩者之間的政治僵局。(C)防止行政權獨裁 政治權力高度集中化,易引發強勢政府甚至是強人政治。(D)行政首長產生方式符合人民主權原則議會內閣制行政首長(內閣總理)由國會議員選舉而成,不符合人民直選的民主精神。(A)有小爭議,(B)選項完全正確,答案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