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33.凱「ㄒㄩㄢˊ」: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
統計:A(6),B(2),C(4),D(33),E(0)

用户評論

【用戶】moruko61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朱熹:觀書有感二首    其一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其二昨夜江邊春水生,蒙衝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譯:想問方塘,為何能夠這清澈呢?原來是因為有源源的活水,不斷的流注進來呀! 意謂心靈澄澈,是因為讀書窮理明聖賢之意。

【用戶】佳頻如潮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激問】一種修辭學中的設問。說話或行文時,語氣從平敘轉為詢問,此種方式通常只為激使對方反省,至於答案則已有定見,且多在問題的反面。如「有很多人抱怨讀書很苦,但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比讀書更能獲得知識呢?」即是一種激問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