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為Paulo Freire 批判教育學主張的重點旨在喚起學生?
(A)努力
(B)動機
(C)興趣
(D)希望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78641
統計:A(4),B(116),C(26),D(117),E(0)

用户評論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Freire著作之所以持續受到歡迎,作者認為有部份原因是來自他著作中深刻的充滿希望的(hopeful)特質。從Freire晚期的著作《Pedagogy of Hope》( 1994),即可得見「希望」一詞在其著作中的重要性。而從Freire一生教育工作的寫照,也可得見其希望的敘事,Freire永遠都不會讓自己陷於絕望的境地。在《Pedagogy of the City》(1993),他注意到當時巴西民主教育工作者所面臨到的種種阻礙,其他類似的困難也可見於智利、幾內亞─比索、尼加拉瓜與格拉納達:這些地方Frerie都曾到訪。Freire從不恥言自己是個「烏托邦夢想家」:希望透過各種形式的鬥爭,能夠讓這個社會更少不公、殘忍,更多民主,更少歧視、更少種族與性別的歧視。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Freire著作之所以持續受到歡迎,作者認為有部份原因是來自他著作中深刻的充滿希望的(hopeful)特質。從Freire晚期的著作《Pedagogy of Hope》( 1994),即可得見「希望」一詞在其著作中的重要性。而從Freire一生教育工作的寫照,也可得見其希望的敘事,Freire永遠都不會讓自己陷於絕望的境地。在《Pe.....

【用戶】DD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Freire著作之所以持續受到歡迎,作者認為有部份原因是來自他著作中深刻的充滿希望的(hopeful)特質。從Freire晚期的著作《Pedagogy of Hope》( 1994),即可得見「希望」一詞在其著作中的重要性。而從Freire一生教育工作的寫照,也可得見其希望的敘事,Freire永遠都不會讓自己陷於絕望的境地。在《Pe.....看完整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