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2. 隨著團體成員人數的增加,個人努力表現的意願常有逐漸降低的現象(如「濫竽充數」之情況),此種現象在心理學中稱之為何?
(A)匿名效果
(B)責任分散
(C)去個人現象
(D)社會性懈怠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4665
統計:A(199),B(1636),C(336),D(2619),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社會性懈怠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Social Loafing 社會性懈怠定義:指人們在團體中工作的賣力程度,會比個人獨自工作時來得低,其原因為:個人在團體中的貢獻較不顯著;另外就是寧可別人來承擔工作負擔。這是一種團體互動中所產生「混水摸魚」的現象。

【用戶】Rainbow Che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旁觀著效應=責任分攤:有人落水時,只是覺得,反正別人會打119,不用我打!(跟努不努力,付不付出無關)社會行怠惰 = 濫竽充數 ,三個和尚:反正別人會努力,我偷懶一下沒關係!(所以,怠惰,就是不努力,就是偷懶)

【用戶】許合君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社會性怠惰 = 濫竽充數

【用戶】陳雲橋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社會性懈怠~都給別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