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
【題組】⑴何謂反循環基樁(Reverse Circulation Pile)?說明其施工之步驟。(1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19505
統計:A(207),B(669),C(2560),D(12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自然主義、河濱街、福祿貝爾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1.柯門紐斯(17世紀,捷克)2.盧梭(18世紀,法國)3.裴斯塔洛齊(18世紀末,瑞士)4.福祿貝爾(19世紀,德國)5.蒙特梭利(19世紀,義大利)6.杜威(20世紀初,美國)7.皮亞傑(20世紀,瑞士)8.史代納(20世紀,奧地利)

【用戶】曾顯智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裴斯塔洛齊(Pestalozzi)的育兒觀,深受(愛彌兒)理論與方法的啟示

【用戶】Lingcat Su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A)康美紐斯認為實施教育最好的場所是在家庭,母親學校的概念(B)福祿貝爾(Froebel)受盧梭(Rousseau)影響,主張以幼兒為本位的教育

【用戶】陳宥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盧梭為啟蒙時代的法國思想家與伏爾泰、孟德斯鳩合稱「法蘭西啟蒙運動三劍俠」。《自然主義》認為教育者應根據人的自然本性施加教育。強調以兒童為中心譽為「教育界的哥白尼」著作:《愛彌兒》「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然而一到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著作:《社會契約論》(民約論)「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指出「個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規則,並接受相應的義務,以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種類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