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孟子指稱「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人是誰?
(A)慎到
(B)楊朱
(C)荀況
(D)惠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80015
統計:A(329),B(7166),C(608),D(1083),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人名(代稱)、文學家出生之年代、四部+蒙學

用户評論

【用戶】黃智煒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成語故事:一毛不拔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的去做。」後來「一毛不拔」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演變而出,比喻自私自利,不肯貢獻出些微的力量。今亦用於形容人非常吝嗇。

【用戶】legaiapelan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回 7F以整個文章來看就有點像是現在的一種情況(例如 : 餐飲業"篇")(資深)A員工 :  B員工,我們大家都是同事,要多互相協助,你說對吧?(資淺)B員工 : 恩...可是A員工,如果大家都把自己本分做好,那互相協助成分就不會很高不是嗎?A員工 : B員工,大家都是同事,別這麼難相處嘛~何且如果你有困難,我也會協助,不是嗎?B員工 : 噢...是喔,每個人都有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區域,如果把自己被分配的工作做好,不是更流暢而不會在人多的時候大亂嗎?A員工 : 你好難溝通喔!(難相處) 不跟你說了(然後就開始跟其他員工說B員工的不是了)-------以上個人經驗個人職場經驗 : 在職場上協不協助你取決於混還是不混但實際上個人想對A員工表達的是你只想到你的方便(...

【用戶】真承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豬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