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白先勇在六十年代,即嘗試創作一些有關同志議題的短篇小說,後來在一九八三年出版了一部長篇小說,由於這部作品的完成,使台灣的同志文學正式跨入藝術殿堂,這部長篇小說的書名為:
(A)台北人
(B)孽子
(C)寂寞的十七歲
(D)遊園驚夢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70821
統計:A(165),B(2292),C(139),D(36),E(0)

用户評論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孽子》長篇小說。白先勇著。1977年7月起於《現代文學》復刊號上連載至上半部結束,後於新加坡《南洋商報》連載,1981年結束。單行本於1983年台北遠景出版社初版,1989年改由台北允晨出版公司出版,書末附尹玲〈研悲情為金粉的歌劇──白先勇小說在歐洲〉及作者年表。全書分為四章,一、放逐,二、在我們的王國裡,三、安樂鄉,四、那些青春鳥的行旅,共二十多萬字。小說敘述高中生李青因同性情慾遭學校退學,並被父親逐出家門,在台北街頭流浪,後來進入新公園(二二八紀念公園),結識了吳敏、小玉、老鼠、楊教頭等人,彼此相互扶持,在蓮花池畔儼然形成一個同性戀「王國」。然而這個王國「只有黑夜,沒有白天」,隨時都可能遭受侵擾而...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內容概述:  《臺北人》這本書是由十四篇故事組合而成,每篇的寫作技巧,長短都不同,主要是以人物為主角在做描寫,其中的階層、工作職業的範圍也相當廣泛,從年邁挺拔的儒將僕公、退休的女僕順恩嫂、上流社會的竇夫人、下流社會的「總司令」;還有知識份子余嶔磊教授;也有幫傭工人如王雄、軍隊的人賴鳴升、社交名女人,如尹雪艷、低級舞女金大班…….,這麼多各式各樣的人物卻擁有同樣的歷史背景─他們皆出生於中國大陸,都是大陸淪陷後,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灣這個小島的,而且他們在大陸的「過去」並沒有隨著遷臺而完全消逝,在台灣也不真的是「新」生活。那些無法遺忘的回憶,直接影響了他們在臺北的現實生活…。《臺北人》描寫...

【用戶】簡銘佑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沒看過的人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