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下列選項中的「論」字,何者指《論語》?
(A)言出為「論」,下筆成章
(B)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
(C)是以莊周《齊物》,以「論」為名
(D)何晏之徒,始盛玄「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70108
統計:A(218),B(1493),C(181),D(1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唐詩興盛的原因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曹植字子建,是曹丕同父同母的弟弟。因為從小就很有文才,所以很得父親曹操的欣賞與寵愛,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詩、論、辭、賦數十萬言。據說曹植在十二歲時,銅雀臺落成,曹操很高興就帶著文武百官和幾個兒子去觀賞,並且要這幾個兒子分別寫些紀念的文章。曹植提起筆來就寫成了一篇「銅雀臺賦」。根據歷史的記載:曹植不但在正式的文學方面很有才華,就是一般民間流傳的俗文學中的俳優與小說家之言也可以琅琅成誦。可見曹植在小時候就已經顯示了他不群的文學才能。曹操有一次曾經說:「子建是兒中最可定大事者。」這句話的意思明白的表現出曹操認為在眾多的兒子當中,曹子建是最可以決定大事的一個兒子,而曹子建也是最受曹操賞識的一個兒子。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一)《齊物論》對篇名之解釋,衆說紛紜。其說大致有五:一、論齊一萬物。左思《魏都賦》:“萬物可齊於一朝。”劉淵林注:“莊子有齊物之論。”二、齊一物論。王應麟《困學紀聞》:“莊子《齊物論》,非欲齊物也,蓋謂物論之難齊也。”三、齊物齊論。王先謙《莊子集解》:“天下之物、之言,皆可齊一視之,不必致辯守道而己。”四、明萬物之本然。劉咸炘《莊子釋滯》:“此篇初明萬物之然,因明彼我之皆是,故曰‘齊物’。”五、兼有“論齊一萬物”、“論齊一物論”二義。關鋒《莊子內篇譯解和批判》:“題旨兼有‘齊物、論’、‘齊、物論’二義,而以‘齊物、論’爲主導方面,莊子正是以此去齊各種‘物論’。”細審《齊物論》全篇,...

【用戶】謝孟臻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成語故事:下筆成章【原文】陳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歲余,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2)。太祖嘗視其文,謂植曰:「汝倩(3)人邪?」植跪曰:「言出為論,下筆成章,顧當面試,奈何倩人?」時鄴銅爵台新成,太祖悉將諸子登台,使各為賦。植援筆立成(4),可觀,太祖甚異之。《三國志.卷一九.魏書.任城陳蕭王傳.陳思王植》【註解】(1)陳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國時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歲能屬文,甚得武帝寵愛。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陳王。植才思捷,詞藻富麗,尤長於詩。(2)屬文:連綴字句而成文,指寫文章。屬,音同「主」,綴輯、寫作。(3)倩:請。(4)援筆立成:拿...

【用戶】Howard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誦讀詩、「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原來是頓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