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中國「戒石銘」之「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主要是在提醒文官應注意以下哪一方面行為?
(A)人際倫理
(B)行政倫理
(C)政治倫理
(D)社會倫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01205
統計:A(8),B(1870),C(67),D(6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行政倫理

用户評論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中國「戒石銘」之「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主要是在提醒文官應注意以下哪一方面行為?(A) 人際倫理(B) 行政倫理(C) 政治倫理(D) 社會倫理 ~解析 :一、「傳統帝制」 : 中國的歷代「政府」與「學界」,稱「官吏」(公務員)的「行政倫理」為「官箴」。※ 意即,「我國」古代「官吏服官」的「行為準則」稱為「官箴」,而在「現代」則稱之為「行政倫理」。二、中國「傳統帝制」的「官箴」,概以「戒石銘」為「典範」:(一) 「戒石銘」始於「後蜀」君主「孟昶」戒官僚「二十四句」,頒令箴於諸邑。(二) 「宋太宗」將此「二十四句」簡化為「十六個字」 -「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翻譯 :「你們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