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4. 「錢塘江石堤為洪濤所激,歲歲摧決。杜偉長為轉運使,人有獻說,自浙江稅場以東,移退數里為月堤,以避怒水。眾水工皆以為善,獨一老水工以為不然,密諭其黨:『移堤則歲無水患,吾等何所衣食?』眾人樂其利,乃從而和之。偉長不悟其計,費以巨萬,而江堤之害仍歲有之。」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月堤耗時過久,使杜偉長浪費公帑
(B)水工們為保生計,阻礙了移堤工程
(C)老水工深知修築月堤無益於防堵水患
(D)杜偉長堅持移堤,導致年年發生水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8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懸賞達人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原文】可參考:網址【題目】「錢塘江石堤...

【用戶】5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夢溪筆談》  沈括錢塘江,在錢氏時期有石堤,堤外面又植了十多行大木柱,稱之為“滉柱”。在寶元、康定年間,有人獻議取用“滉柱”,可能得到良材數十萬。杭州府大帥認為可以,因而從水中取出這些舊木,都已腐爛不能再用了。而這些大大的木柱一空,石堤被洪濤所衝擊,年年決口。原來這些人在堤外埋柱,是抵擋洪濤的力量,不使堤壩受到洪水太大的衝擊,所以洪濤不會氾濫引發危害。杜偉長做轉運使時,有人獻議,將堤移到從浙江稅場以東數里的地方,用來避怒水。眾多的防水的工匠都認為可以,獨一個老水工不這樣認為,秘密地告訴其同夥說:「移堤固然每年沒有水患之災,但是我們這些人吃什麼穿什麼呢?」眾人也樂意從這行得到利益,於是都附和這位老水工的說法,杜偉長不明白他們的計謀,在這個舊堤上花了很多錢,而仍然要每年受洪濤之災https://www.newton.com.tw/wiki/%E9%8C%A2%E5%A1%98%E6%B1%9F%E5%A0%A4%E5%A4%A2%E6%BA%AA%E7%AD%86%E8%AB%87/1906452

【用戶】傻傻外星人(112新北普通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題幹出自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A)題幹僅提及水工們因私利轉而不支持修築月堤的主張,未說明修築月堤耗時過久(B)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吾等何所衣食?』眾人樂其利,乃從而和之」可知(C)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可知,老水工認為修築月堤有助於防堵水患 (D)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偉長不悟其計……而江堤之害仍歲有之」可推知杜偉長未堅持移堤【語譯】錢塘江的石堤被洶湧的波濤沖擊,年年毀壞。杜偉長擔任轉運使時,有人向他提議,從浙江稅場的東邊,往後移退數里修築一道半月形的堤防,以避開洶湧的潮水。水工們都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只有一個年老的水工不以為然,他暗中告知他的同夥:「遷移堤防便年年沒有水患,我們該如何維持生計?」眾人樂見有利可圖,於是都跟隨附和他。杜偉長不明白他們的計謀,花費上萬鉅款,而江河潰決的禍害仍每年發生。

【用戶】懸賞達人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原文】可參考:網址【題目】「錢塘江石堤...

【用戶】5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夢溪筆談》  沈括錢塘江,在錢氏時期有石堤,堤外面又植了十多行大木柱,稱之為“滉柱”。在寶元、康定年間,有人獻議取用“滉柱”,可能得到良材數十萬。杭州府大帥認為可以,因而從水中取出這些舊木,都已腐爛不能再用了。而這些大大的木柱一空,石堤被洪濤所衝擊,年年決口。原來這些人在堤外埋柱,是抵擋洪濤的力量,不使堤壩受到洪水太大的衝擊,所以洪濤不會氾濫引發危害。杜偉長做轉運使時,有人獻議,將堤移到從浙江稅場以東數里的地方,用來避怒水。眾多的防水的工匠都認為可以,獨一個老水工不這樣認為,秘密地告訴其同夥說:「移堤固然每年沒有水患之災,但是我們這些人吃什麼穿什麼呢?」眾人也樂意從這行得到利益,於是都附和這位老水工的說法,杜偉長不明白他們的計謀,在這個舊堤上花了很多錢,而仍然要每年受洪濤之災https://www.newton.com.tw/wiki/%E9%8C%A2%E5%A1%98%E6%B1%9F%E5%A0%A4%E5%A4%A2%E6%BA%AA%E7%AD%86%E8%AB%87/1906452

【用戶】傻傻外星人(112新北普通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題幹出自沈括《夢溪筆談.官政一》。(A)題幹僅提及水工們因私利轉而不支持修築月堤的主張,未說明修築月堤耗時過久(B)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吾等何所衣食?』眾人樂其利,乃從而和之」可知(C)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可知,老水工認為修築月堤有助於防堵水患 (D)由「移堤則歲無水患」、「偉長不悟其計……而江堤之害仍歲有之」可推知杜偉長未堅持移堤【語譯】錢塘江的石堤被洶湧的波濤沖擊,年年毀壞。杜偉長擔任轉運使時,有人向他提議,從浙江稅場的東邊,往後移退數里修築一道半月形的堤防,以避開洶湧的潮水。水工們都認為這個建議很好,只有一個年老的水工不以為然,他暗中告知他的同夥:「遷移堤防便年年沒有水患,我們該如何維持生計?」眾人樂見有利可圖,於是都跟隨附和他。杜偉長不明白他們的計謀,花費上萬鉅款,而江河潰決的禍害仍每年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