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面對道德兩難的情境時,大明能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從事道德推理判斷,在家庭符合父母期望,在學校遵守校規,在社會守法守紀,依據柯爾柏格的道德發展論,大明的道德發展應屬於哪一時期?
(A)前習俗道德期
(B)超習俗道德期
(C)後習俗道德期
(D)習俗道德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736694
統計:A(159),B(97),C(1889),D(6007),E(2)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道德認知發展教學、道德階段論、前習俗道德期

用户評論

【用戶】YuTing Huang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能遵從世俗或社會規範,從事道德推理判斷" 而不是"能有自己一套的人生道德哲學,而從事道德推理判斷",所以我認為是D沒錯

【用戶】陳奕瑄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柯柏格(Kohlberg)認知發展道德理論的三期六段論: (1)道德成規前期-避罰服從導向、相對功利導向 (2)道德循規期-尋求認可導向、順從權威導向 (3)道德自律期-法制觀念導向、價值觀念建立。

【用戶】Jia Hui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符合期望=尋求認可

【用戶】莊淽媃~謝謝阿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前習俗道德期(道德成規前期):避罰服從/相對功利習俗道德期(道德成規期、道德循規期):尋求認可(好男好女階段)/順從權威後習俗道德期(道德成規後期、道德自律期):法制觀念/價值觀念習俗道德期-道德成規期:順從權威(遵守法規、服從權威,行為對錯以遵從法規為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