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以下為先秦諸子的論述,請依序判斷是何人的論述?【甲】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乙】今世皆曰尊王安國者必以仁義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國者之必以仁義智能也。故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服之以法【丙】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丁】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A) 老子/孟子/莊子/荀子
(B) 荀子/韓非/老子/墨子
(C) 莊子/韓非/荀子/墨子
(D) 老子/孟子/韓非/荀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96429
統計:A(3),B(167),C(86),D(24),E(0)

用户評論

【用戶】Ady Che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甲】〔荀子.王制篇〕:「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譯文】天地是萬物生長的原始根本,禮義法度是行政治理百姓的原始根本,有德的君子是禮義法度的原始根本,積善成德、力學不倦則是君子的原始根本。所以說天地生育君子,君子治理天地。【丙】〔老子.道德經〕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雲:"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譯文]以無為、清靜之道去治理國家,...

【用戶】李小旻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丙}老子道德經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用誠信治國(信賞必罰),以詭詐用於戰爭來擴張國土,要取得天下卻得在誠信(治國)與詭詐(擴張國土)之間做到不生事端。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我何以知道呢?因為: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天下忌諱顧慮越多,人民越貧窮。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民競相以計謀爭利,國家就混亂。人多伎巧,奇物滋起;人民崇尚巧智,奇怪的事物就隨處可見。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法令限制太多,不守法令的盜賊就越來越多。故聖人云 ﹕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所以聖人說:我不偏私,人民自然能教化;我愛靜,人民自然能守正;我不生事,人民自然富有;我不貪求,人民自然樸實http://blog.xuite.net/chun.hung693/twblog/expert-view/155961190

【用戶】Yun Mann Huan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甲)《荀子.王制篇第九》(乙)《韓非子.說疑第四十四》(丙)《老子》(丁)《墨子.兼愛上》考古題以下為先秦諸子的論述,請依序判斷是何人的論述?(甲)天地者,生之始也;禮義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禮義之始也。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乙)今世皆曰尊王安國者必以仁義智能,而不知卑主危國者之必以仁義智能也。故有道之主,遠仁義,去智能,服之以法(丙)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丁)若使天下兼相愛,國與國不相攻,家與家不相亂,盜賊無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則天下治 (A)老子/孟子/莊子/墨子 (B)荀子/韓非/老子/墨子 (C)老子/荀子/韓非/墨子 (D)莊子/墨子/韓非/荀子。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