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曾志朗在〈閱讀的境界〉中說過他對閱讀有一分非常不一樣的感覺,要從他的母親說起。母親看電視時,他便在旁邊看書陪她。曾母說她很喜歡看兒子看書的樣子,表情很豐富,有樂、有悲、有微笑、有生氣、有嘆息,好像整個人沉浸在其中,渾然忘我。曾母說她這一輩子最遺憾的就是「不識字」,否則她也可以看一些有趣的書,知道一些不一樣的事物。曾志朗恍然意識到,原來自己竟擁有母親非常嚮往卻無法擁有的一項重要能力。下列選項何者最能呈現上文所述閱讀的樂趣?
(A)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C)朱熹〈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D)于謙〈觀書〉:「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59609
統計:A(76),B(299),C(339),D(1089),E(0)

用户評論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語譯:這半畝大的方形水塘,好像一面開展的明鏡,天光和雲彩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在水波中浮動蕩漾著。句旨:比喻讀書窮理(深究事物的道理。)時,心靈豁然暢快的感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語譯:想問方塘,為何能夠這清澈呢?原來是因為有源源的活水,不斷的流注進來呀!句旨:意謂心靈澄澈,是因為讀書窮理明聖賢之意。(D)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用誇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一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

【用戶】Mnmnb Lin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選項a~強調讀書要持之以恆以累積實力~~非樂趣選項b~後悔晚年書讀不夠多~~非樂趣

【用戶】S.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好瞎...我把重點放在曾媽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用戶】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它是問樂趣.....

【用戶】Lin Hou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語譯:這半畝大的方形水塘,好像一面開展的明鏡,天光和雲彩的影子都倒映在水中,在水波中浮動蕩漾著。 句旨:比喻讀書窮理(深究事物的道理。)時,心靈豁然暢快的感受。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語譯:想問方塘,為何能夠這清澈呢?原來是因為有源源的活水,不斷的流注進來呀! 句旨:意謂心靈澄澈,是因為讀書窮理明聖賢之意。 (D)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用擬人手法,將書卷比作多情的老朋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用誇張、比喻手法寫詩人讀書的情態。一眼掃過三千字,非確數,而是極言讀書之多之快,更表現詩人讀書如飢似渴的心.....看完整詳解

【用戶】努力?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選項a~強調讀書要持之以恆以累積實力~~非樂趣選項b~後悔晚年書讀不夠多~~非樂趣

【用戶】S.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好瞎...我把重點放在曾媽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用戶】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它是問樂趣.....

【用戶】努力?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選項a~強調讀書要持之以恆以累積實力~~非樂趣選項b~後悔晚年書讀不夠多~~非樂趣

【用戶】S.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我好瞎...我把重點放在曾媽媽....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用戶】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它是問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