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體罰會養成兒童奴隸的氣質,是哪位哲學家的論點?
(A)杜威
(B)康德
(C)斯賓塞
(D)培根。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609
統計:A(34),B(191),C(15),D(8),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從「教育漫話」裏面來看,洛克也是鄙棄鞭笞體罰學生,以為這樣會養成奴隸氣質。(Such a sort of slavish discipline makesa slavish temper. )這種「破壞身心健康」的「反教育」措施,洛克認為除非萬不得已,應當少用為妙。這與昆體良(Quintilian, Institutio Oratoria, I, iii, 14)及康德(I. Kant, Ueber Padagogik)的看法,完全一致。由此可見,洛克在管教學生方面,絕不是窮凶極惡,絕非不可理喻的;也不是故意要濫用教師權威的一些公學教師可比。因為洛克是公學的過來人,身受其害,所以他才主張要把小紳士留在家裏,請一個優良的導師來作個別指導,造就能獨立自尊的民主國家的主人翁。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根據康德的嚴肅主義的道德哲學,道德之所以為道德是至高無上的,不能完全憑藉功利主義式的獎賞或懲罰(Instrumental rewards and punishments)來推動道德教育。他認為懲罰,尤其是體罰應絕對禁止,這容易養成一種奴隸氣質(Indoles servilis; a slavish disposition);至於:「對兒童的獎賞,也是沒有什麼成效的;反足以養成其自私心理,會使他產生出一種傭工的氣質(Indoles mercenaria; the disposition of a hireling)。」(註六)。可見康德絕對不贊成一種奴性的道德教育;也不贊成道德賄賂。這是一種嚴肅主義的理想。不過,他為了適應他律期的行為訓練,他認為「道德懲罰」(有如盧梭式的「自然懲罰」)是可以採行的;例如,不理兒童的無理要求,將犯過者暫時隔離等等。

【用戶】魏俊賢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洛克認為懲罰會使兒童養成奴隸式的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