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 《荀子.堯問》記載,子貢問孔子關於自己的「為人下而未知」,孔子回答:「深抇之而得甘泉焉,樹之而五穀蕃焉,草木殖焉,禽獸育焉,生則立焉,死則入焉,多其功而不息。為人下者,其猶土也。」下列那一選項最符合題意?
(A)重視自然,珍惜得之不易資源
(B)自然雖美,實用功能也很重要
(C)孔子以自然大地比喻一己德行
(D)孔子欲學生以自然為鏡而勵己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7308
統計:A(71),B(48),C(509),D(843),E(0)

用户評論

【用戶】Shirakawa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子貢問孔子說:「我想對人謙虛卻還不知道怎樣做。」孔子說:「對人謙虛麼?那就要像土地一樣啊。深深地挖掘它就能得到甜美的泉水,在它上面種植而五穀就茂盛地生長;草木在它上面繁殖,禽獸在它上面生息;活着就站在它上面,死了就埋在它裡面;它的功勞很多卻不自以為有功德。對人謙虛嘛,那就要像土地一樣啊。」

【用戶】Chang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為人下之道子貢問孔子說:「老師,我現在已經當人的下屬了,可是還不知道當人下屬的道理,想請老師指導。」孔子說:「當人下屬的道理就要像土壤一樣,挖得深了就可以挖出泉水來;在土地上種植穀物就可以生出許多的穀物;花草樹木都種在土地上,飛禽走獸也可以在土地上育養;各種動植物都從土壤裏生長出來,死後也都埋進土壤裏面。土地的功能非常的多,而且不會在意他的付出;心胸廣大而且無所不能包容。當人下屬的,就是要具備土地這種德行啊!」 子貢問於孔子曰:「賜既為人下矣,而未知為人下之道,敢問之。」子曰:「為人下者,其猶土乎。汨之之深則出泉,樹其壤則百穀滋焉,草木植焉,禽獸育焉,生則出焉,死則入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