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請問是誰的作品?
(A)王安石
(B)朱熹
(C)曾鞏
(D)歐陽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31632
統計:A(120),B(946),C(53),D(103),E(5)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觀書有感   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語意】半畝大的池塘像一面被打開的鏡子,日光和雲影倒映在水裡,就像在鏡中不停的來回走動。如果要問池塘為什麼會這麼清澈,主要是因為源頭有活水不斷的流進來。【註釋】1.鑑:鏡子。    2.徘徊:在原地來回走動。    3.渠:它,指方塘。    4.如許:這樣。    5.為:因為。【賞析】作者把頭腦比喻為方塘,人像源頭活水般時時求新知,遇到事情才可以左右逢源。這是一首非常好的勸學詩,蘊含豐富的哲理。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宋朝.朱熹的詩〈觀書有感〉。譯:半畝大的方形河塘,好像一面打開的鏡子,天上的陽光和雲影都清楚的反映在水中,隨著水波盪漾徘徊。我想問問那河塘這麼清澈的水是從哪來的呢?原來是因為它有著源頭活水,從上頭源源不絕的流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