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與年齡相關的詞語,何者使用錯誤?
(A)正值「弱冠之年」的他,誓言努力開創未來前途
(B)已屆「不惑之年」的她,仍像小孩似的天真無邪
(C)「始齔之年」的他,總喜歡倚老賣老地教訓他人
(D)「古稀之年」的她,一點都沒有老態龍鍾的樣子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68301
統計:A(68),B(116),C(1523),D(4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Penny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一、志學之年:十五歲二、而立之年:三十歲三、不惑之年:四十歲四、知命之年:五十歲五、耳順之年:六十歲六、從心之年:七十歲以上成語出自論語:子曰:吾十有(一ㄡˋ=> 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七、杖家之年:五十歲八、杖鄉之年:六十歲九、杖國之年:七十歲十、杖朝之年:八十歲(出自禮記)十一、舞勺(ㄕㄨㄛˋ)之年:十三歲未成年者十二、加笄(ㄐ一)之年:女子十五歲*古時女子十五束髮,以示成年。(以簪束之)十三、二八年華:女子十六歲十四、破瓜之年【瓜字之分】:指女子十六歲或男子六十四歲。古「瓜」字可析為兩個「八」字,男子取八八六十四之意。十五、...

【用戶】はんさん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舞勺 ㄓㄨㄛˊ最佳解拼錯了

【用戶】楊靜芳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拐 彎 抹 角 說 年 齡: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古代人通常在到達某一定歲數時,都會有一個代稱來比喻年齡;其中開創這種先例的祖師爺便是我們的至聖先師 - 孔子.以下便是我所整理出來的各用法:始齔之年:指小孩子達7.8歲正在換牙之時.總角之年:指兒童(小朋友以前都會綁兩個窩窩頭在頭上,就和怪獸的角一樣,所以稱孩童為總角)幼學之年:10歲(中國小孩開始讀書之時)舞勺之年.13歲,古時人們在13歲時,會學一種舞(拿著一個很像杓子的東西),故稱舞勺之年束髮之年(志學之年):男童約15歲(因為當時的男生是不剪頭髮的,所以當你年紀到15歲的時候,你的頭髮已經可...

【用戶】edmundedmund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沒有"踰矩之年"的用語

【用戶】楊靜芳

【年級】小五上

【評論內容】拐 彎 抹 角 說 年 齡:子曰:「吾十有(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古代人通常在到達某一定歲數時,都會有一個代稱來比喻年齡;其中開創這種先例的祖師爺便是我們的至聖先師 - 孔子.以下便是我所整理出來的各用法:始齔之年:指小孩子達7.8歲正在換牙之時.總角之年:指兒童(小朋友以前都會綁兩個窩窩頭在頭上,就和怪獸的角一樣,所以稱孩童為總角)幼學之年:10歲(中國小孩開始讀書之時)舞勺之年.13歲,古時人們在13歲時,會學一種舞(拿著一個很像杓子的東西),故稱舞勺之年束髮之年(志學之年):男童約15歲(因為當時的男生是不剪頭髮的,所以當你年紀到15歲的時候,你的頭髮已經可...

【用戶】edmundedmund

【年級】小二下

【評論內容】沒有"踰矩之年"的用語

【用戶】Una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舞勺ㄓㄨㄛˊ周公所製作之樂名。《禮記.內則》:「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漢.鄭玄.注:「先學勺,後學象,文武之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