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根據訊息處理理論,五歲幼兒會使用下列哪一個注意策略?
(A)控制缺陷(control deficiency)
(B)使用缺陷(utilization deficiency)
(C)產生缺陷(production deficiency)
(D)有效的策略使用(effective strategy use)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75697
統計:A(3430),B(770),C(514),D(1243),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溝通分析的親職教育觀

用户評論

【用戶】HeroinChic

【年級】

【評論內容】控制缺陷  並不全然是不能自發性產生好的策略,而是儘管幼兒產生了好的策略,但是無法有效的控制或執行。有時候可以運用,但有時候不行。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並改進,其實是比較偏向於產出缺陷的描述。以上述例子來說明的話,應該是有時候孩子會記得要主動道歉。但有時候會忘記,會愣住。沒有辦法在同樣或相似情境下,有穩定的表現。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Liu Ting 國二上 (2015/03/25) 146 已解鎖這是我的看法~以順序來講 產生缺陷。今天孩子打翻東西,就愣在那邊等人幫忙,需要有人跟他說你可以怎麼做,如果你說了孩子就會跟著做,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這個策略不是他自己想的。 控制缺陷  就是 他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 也就無法去改進自己的策略 然後記住這種策略。 就是因為他不能自己有好的策略,不是自己想的就不能記起來,所以每次只要翻倒還是依樣愣住,每次都要提醒同樣的事情,就像說對不起一樣,有人就是會不說,因為不懂對不起的意義,都是大人給的策略-要人原諒就要先說對不起~ 所以每次老師就要說,你是不是要跟他說什麼? 使用缺陷~明明可以把喝完的牛奶跟抹布一起拿去洗,他卻一個一個去完成,沒想到可以一起做,或是把棉被一起摺好一起放進去櫃子,卻一件一件放,很愛做這種事倍功半的事情。

【用戶】HeroinChic

【年級】

【評論內容】控制缺陷  並不全然是不能自發性產生好的策略,而是儘管幼兒產生了好的策略,但是無法有效的控制或執行。有時候可以運用,但有時候不行。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並改進,其實是比較偏向於產出缺陷的描述。以上述例子來說明的話,應該是有時候孩子會記得要主動道歉。但有時候會忘記,會愣住。沒有辦法在同樣或相似情境下,有穩定的表現。

【用戶】持之以恆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Liu Ting 國二上 (2015/03/25) 146 已解鎖這是我的看法~以順序來講 產生缺陷。今天孩子打翻東西,就愣在那邊等人幫忙,需要有人跟他說你可以怎麼做,如果你說了孩子就會跟著做,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這個策略不是他自己想的。 控制缺陷  就是 他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 也就無法去改進自己的策略 然後記住這種策略。 就是因為他不能自己有好的策略,不是自己想的就不能記起來,所以每次只要翻倒還是依樣愣住,每次都要提醒同樣的事情,就像說對不起一樣,有人就是會不說,因為不懂對不起的意義,都是大人給的策略-要人原諒就要先說對不起~ 所以每次老師就要說,你是不是要跟他說什麼? 使用缺陷~明明可以把喝完的牛奶跟抹布一起拿去洗,他卻一個一個去完成,沒想到可以一起做,或是把棉被一起摺好一起放進去櫃子,卻一件一件放,很愛做這種事倍功半的事情。

【用戶】HeroinChic

【年級】

【評論內容】控制缺陷  並不全然是不能自發性產生好的策略,而是儘管幼兒產生了好的策略,但是無法有效的控制或執行。有時候可以運用,但有時候不行。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並改進,其實是比較偏向於產出缺陷的描述。以上述例子來說明的話,應該是有時候孩子會記得要主動道歉。但有時候會忘記,會愣住。沒有辦法在同樣或相似情境下,有穩定的表現。

【用戶】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Liu Ting 國二上 (2015/03/25) 146 已解鎖這是我的看法~以順序來講 產生缺陷。今天孩子打翻東西,就愣在那邊等人幫忙,需要有人跟他說你可以怎麼做,如果你說了孩子就會跟著做,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這個策略不是他自己想的。 控制缺陷  就是 他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 也就無法去改進自己的策略 然後記住這種策略。 就是因為他不能自己有好的策略,不是自己想的就不能記起來,所以每次只要翻倒還是依樣愣住,每次都要提醒同樣的事情,就像說對不起一樣,有人就是會不說,因為不懂對不起的意義,都是大人給的策略-要人原諒就要先說對不起~ 所以每次老師就要說,你是不是要跟他說什麼? 使用缺陷~明明可以把喝完的牛奶跟抹布一起拿去洗,他卻一個一個去完成,沒想到可以一起做,或是把棉被一起摺好一起放進去櫃子,卻一件一件放,很愛做這種事倍功半的事情。

【用戶】HeroinChic

【年級】

【評論內容】控制缺陷  並不全然是不能自發性產生好的策略,而是儘管幼兒產生了好的策略,但是無法有效的控制或執行。有時候可以運用,但有時候不行。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並改進,其實是比較偏向於產出缺陷的描述。以上述例子來說明的話,應該是有時候孩子會記得要主動道歉。但有時候會忘記,會愣住。沒有辦法在同樣或相似情境下,有穩定的表現。

【用戶】持之以恆堅持到底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Liu Ting 國二上 (2015/03/25) 146 已解鎖這是我的看法~以順序來講 產生缺陷。今天孩子打翻東西,就愣在那邊等人幫忙,需要有人跟他說你可以怎麼做,如果你說了孩子就會跟著做,也可以做得很好,只是這個策略不是他自己想的。 控制缺陷  就是 他不能自然產生好的策略 也就無法去改進自己的策略 然後記住這種策略。 就是因為他不能自己有好的策略,不是自己想的就不能記起來,所以每次只要翻倒還是依樣愣住,每次都要提醒同樣的事情,就像說對不起一樣,有人就是會不說,因為不懂對不起的意義,都是大人給的策略-要人原諒就要先說對不起~ 所以每次老師就要說,你是不是要跟他說什麼? 使用缺陷~明明可以把喝完的牛奶跟抹布一起拿去洗,他卻一個一個去完成,沒想到可以一起做,或是把棉被一起摺好一起放進去櫃子,卻一件一件放,很愛做這種事倍功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