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顧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而修之尤難。何也?斷簡殘編,蒐羅匪易,郭公夏五,疑信相參,則徵文難;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事多不實,則考獻難。重以改隸之際,兵馬倥傯,檔案俱失,私家收拾,半付祝融,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名山之業,而有所不可。然及今為之,尚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非今日我輩之罪乎?(《臺灣通史‧序》)
作者認為編修臺灣歷史難度很高有諸多原因,下列哪個選項的敘述最不適當
(A) 參考文獻殘斷不完整,難以窺其全貌。
(B) 改朝換代之際,戰爭頻仍,文獻散佚。
(C) 私人收藏之文獻檔案,大多付之一炬。
(D) 耆老逐漸失去記憶,故無法接受採訪。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熊熊讚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D錯誤耆老逐漸去世,沒有熟知方歷史的對象可採訪。 顧(但)修史固難,修臺之史更難,以今日修之尤難。何也?譯文:但修史本來就是艱難的,修臺灣史更加困難,在今日才來編修又特別困難。為什麼呢?斷簡殘編,蒐羅匪(不)易;郭公夏五(文字脫漏),疑信相參(參雜),則徵(取證)文(史料)難。譯文:因為史料殘缺不全,蒐集網羅不容易;資料中文字脫漏,可疑可信的相互參雜,所以想從典籍史料來取證很困難。老成(老人)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譚(談),事多不實,則考(請教)獻(賢者)難。譯文:閱歷豐富、熟悉掌故的耆老紛紛辭世,沒有人可以商量詢問;民間街頭的傳說,事情大多不確實,想請教熟悉掌故的賢士也困難重重。重以(加上)改隸(改朝換代)之際,兵馬(戰爭)倥傯(紛亂),檔案俱失;私家收拾(收藏),半付祝融(火災)。譯文:加上割讓給日本時,戰事紛亂忙碌,官署中的檔案都散失了;而私人收藏的典籍也大半被燒毀了。則欲取金匱(音ㄍㄨㄟˋ,櫃)石室(國家藏書之處)之書,以成風雨(亂世)名山(帝王藏書之處)之業(比喻不朽之作),而有所不可。譯文:那麼想要取用國家珍藏的典籍,在亂世中完成著書立說的功業,卻已辦不到了。然及今為之,尚(還)非甚難,若再經十年、二十年而後修之,則真有難為者。譯文:然而現在趕快去做,還不是很難,如果再經過十年、二十年以後才去編修,那將真正難以下筆了。是臺灣三百年來之史,將無以昭示後人,又豈(難道)非今日我輩之罪乎?譯文:如此,臺灣三百年來的歷史,將無法明白告訴後人,這又難道不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罪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