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調車場由收集區至分解車區之構造成平緩下坡的現象,如此可使車輛自行溜入所屬軌道之調車方法,稱為:
(A)重力調車法
(B)平面調車法
(C)自動調車法
(D)駝峰調車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49276
統計:A(1294),B(79),C(41),D(313),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鋼軌爬行&道岔種類、台灣目前調車場、鐵路之路線容量其大小受下列因素影響

用户評論

【用戶】鄭業翰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駝峰:小丘   ;   重力:斜坡

【用戶】Peter Hao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平面:引上線,機車 最原始 無法使用大量運輸貨車場主要功能;調節路線列車容量&分解編組列車----------------------------------------------------------------------------------

【用戶】Nadia Ch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A)重力調車法:調車場由收集區至分解車區之構造成平緩下坡的現象,如此可使車輛自溜行入所屬軌道之調車方法(需用地大)(B)平面調車法:以機車直接將欲分解的列車向分類線方向推進,在停止時利用動量貫性,讓己摘鉤的貨車滑入分類線(C)自動調車法:.....(請高手解...沒聽過)(D)駝峰調車法:利用機車將列車推上有坡度的峰頂,借由車輛升高所擁有的能量與較陡的坡度,將已摘鉤的車輛依次滑入各調車線; 堆築一駝峰小丘,將列車頂上駝峰後,依序解開掛鉤使車輛利用本身重力駛入(不須廣大用地,多採用)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原本題目:調車場由收集區至分解車區之構造成平緩下坡的現象,如此可使車輛自溜行入所屬軌道之調車方法,稱為:(A)重力調車法(B)平面調車法(C)自動調車法(D)駝峰調車法修改成為調車場由收集區至分解車區之構造成平緩下坡的現象,如此可使車輛自行溜入所屬軌道之調車方法,稱為:(A)重力調車法(B)平面調車法(C)自動調車法(D)駝峰調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