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4.有老師以自動守規矩來教導學生,要學生有自律心,就算沒有老師與同學的監督,都要自動遵守規矩,這位老師教導學生奉行的是何種道德主張?
(A)功利主義(效益論)(Utilitarianism)
(B)情緒主義(Emotivism)
(C)德行論倫理學(Virtue Ethics)
(D)義務論(Deontology)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困難0.361111
統計:A(0),B(1),C(37),D(26),E(0)

用户評論

【用戶】打那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看到自律 就想到康德 然後康德是義務論 提出【意志的自律】

【用戶】打那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看到自律 就想到康德 然後康德是義務論 提出【意志的自律】

【用戶】杏仁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義務論康德所創立的倫理體系叫做義務論,道德必須出自義務才有道德價值,而善意就是義務的意識。不依據任何外來動機,純粹出自義務本身。而且義務的要求在客觀方面:行為應符合道德法則;在主觀方面:則是出自於對道德法則的尊敬(孫振青,1976,256)。效益論由英國哲學家邊沁(Bentham, 1748-1832)和米爾(Mill, 1806-1873)所倡導,又稱為功利論或實用主義 。效益論係以行為產生的整體結果決定行為的道德正當性。效益論者主張一個行為的好壞或一個行為的價值係取決於其所帶來的結果,結果愈好,表示該行為的善性愈高,價值也愈大 。德行論學者認為效益論和義務論有許多相同之處,兩者的差異只是在於道德義務是先於或後於善概念的論點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