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7.領導者能改變自己領導型式,以求適應情境
(A)權變領導
(B)途徑—目標理論
(C)情境領導
(D)規範性權變理論
(E)認知資源理論-----P.55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57061
統計:A(1393),B(719),C(403),D(63),E(16)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權變領導、不同領導的比較

用户評論

【用戶】余峻銘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費德勒認為領導者行為係取於領導者的心理狀態,相當固定較不易改變,不是關係導向就是任務導向,很少變動。但是,豪斯「途徑-- 目標」理論中的領導者行為共有四種(指導型、成果導向型、支持型、參與型),隨情境之不同而隨時作必要的調整改變。(戴帥主題式5-18)。故答案(B)是對的。

【用戶】Dorry Che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翻專書謝文全《教育行政學》三版,CH9 第九節權變領導及其運用 P298、300有解說。 費德勒-權變領導費德勒認為領導型式為領導者人格的反映,不易改變。......萬一領導者的領導行是與其任職的情境類型不相配合,則宜先設法改變情境,使情境能配合領導型式。這套改變情境的方法稱為工作操縱術,包括調整領導者與部屬的關係、調整工作結構、與調整職權等。 豪斯-途徑目標理論豪斯認為情境不同,領導型式就應隨之而異,譬如遇到:一、內控型成員(相信命運操之於己的人)-採用參與型領導。二、外控型成員(相信命運操之於環境的人)-採指示型領導。三、自認能力優越之成員-不宜採指示型領導。四、任務結構很明確時-採支援型、參與型領導。五、任務結構曖...

【用戶】You Tsai Che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請問權變理論與情境理論,這兩者相同嗎?

【用戶】上榜一姐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權變理論一、費德勒權變理論二、豪斯的「途徑─目標」理論三、何塞與布蘭恰情境領導理論四、雷汀的三面領導五、弗洛姆Vroom的規費性權變理論 其中的豪斯的「途徑─目標」理論就是依照部屬的特質與情境,採用不同的途徑達成目標。例: 外控型成員,認為其命運操之環境,則用指示型領導 內控型成員,認為其命運操之個人,則用參與型領導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