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以預防第 2 型糖尿病為例,運用三段五級預防概念,以下敘述何者不正確?
(A)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屬於「第一級預防」。
(B)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特殊膳食建議,屬於「第二級預防」。
(C)進行血糖篩檢,屬於「第三級預防」。
(D)提供適當療程,屬於「第四級預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52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D)提供適當療程,屬於「第四級預防→次段預防,其中第三級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O(A)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屬於「第一級預防」。O(B)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特殊膳食建議,屬於「第二級預防」。O(C)進行血糖篩檢,屬於「第三級預防」。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預防疾病重要的觀念就是透過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改善外在的環境及病原,以降低疾病的威脅,或者透過適當的方式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減少殘葬或死亡,最終目的是降低疾病死亡率及罹病率,甚至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主要是強調 「預防重於治療」的重要性。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是將預防醫學分成三段五級,包括:(1)初段預防,其中第一級為健康促進、第二級為特殊保護;(2)次段預防,其中第三級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3)三段預防,第四段為限制殘障、第五級為復健。(一)第一級預防一健康促進內容包括衛生教育、注重營養、注意個性發展、 合適的工作娛樂休閒環境、婚姻座談和性教育、遺傳優生、定期體檢。利用行為改變或生活型態改變以增進身心健康,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二)第二級預防一特殊保護內容包括預防注射、培養個人衛生、改進環境衛生、避免職業傷害、預防意外事件、攝取特殊營養、消除致癌物質、預防過敏來源。藉由各種的防護及保護措施的介入,減少暴露於致病環境下或避免病原的入侵,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三)第三級預防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內容包括篩檢(screening)、特殊體檢,希望藉由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來預防或延緩疾病的變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篩檢是利用檢驗、測量或其他方法,從看似健康的族群之中,發現並分辨可能有病和健康的人,篩檢結果陽性的個案必須再經由進一步的診斷,以確定是否罹病。篩檢須考慮信度 (reliability)及效度(validity)兩方面。信度也可稱為可靠性,是指利用相同篩檢工具對相同對象進行兩次以上檢定,其檢驗結果的一致性,信度的提升可藉由改善篩檢人員操作步驟的一致性及篩檢工具的穩定性來達成。而效度是指篩檢結果與實際有病與否一致的程度,效度可由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specificity)來表示。敏感度是指實際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檢驗陽性反應,而特異度則是指末罹病的病例中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反應。此外假陰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是指實際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反應,假陽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則是指實際末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反應。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是指檢驗陰性的個案數中有少百分比實際未罹病。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是指檢驗陽性的個案數中有多少百分比實際罹病。敏感度、特異度、假陰性率、假陽性率計算範例如下:˙敏感度=實際罹病且篩檢陽性人數/寶際罹病病例數= a/(a 十 c)˙特異度=實際未罹病且篩檢陰性人數/寶際未罹病病例數= d/(b 十 d)˙假陰性率=寶際罹病但篩檢陰性人數/實際罹病病例數= c/(a 十 c)=1一敏感度˙假陽性率=實際未罹病但篩檢陽性人數/實際未罹病病例數= b/(b 十 d)=1一特異度 ˙陰性預測值=寶際未罹病且篩檢陰性人數/篩檢陰性人數= d/(c十d)˙陽性預測值=寶際罹病且篩檢陽性人數/節檢陽性人數= a/(a 十 b)(四)第四級預防一限制殘障內容包括適當治療以遏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和續發疾病、提供限 制殘障和避免死亡的設備。(五)第五級預防一復健內容包括心理生理和職能的復健、提供適當的復健醫院設備和就業機會、醫院的職能治療、療養院的長期照顧。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o6vo2sWNkcJ:https://hi545ju.pixnet.net/blog/post/177533110-104%25E5%25B9%25B4%25E9%25A0%2590%25E9%2598%25B2%25E4%25BF%259D%25E5%2581%25A5%25E7%25AC%25AC%25E4%25B8%2580%25E6%25AC%25A1%25E4%25BD%259C%25E6%25A5%25AD&hl=zh-TW&gl=tw&strip=1&vwsrc=0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D)提供適當療程,屬於「第四級預防→次段預防,其中第三級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O(A)養成固定運動習慣,屬於「第一級預防」。O(B)針對高風險族群提供特殊膳食建議,屬於「第二級預防」。O(C)進行血糖篩檢,屬於「第三級預防」。預防醫學的三段五級預防疾病重要的觀念就是透過增加身體的抵抗力,改善外在的環境及病原,以降低疾病的威脅,或者透過適當的方式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減少殘葬或死亡,最終目的是降低疾病死亡率及罹病率,甚至可以提升生活品質,主要是強調 「預防重於治療」的重要性。三段五級預防策略,是將預防醫學分成三段五級,包括:(1)初段預防,其中第一級為健康促進、第二級為特殊保護;(2)次段預防,其中第三級為早期診斷、早期治療;(3)三段預防,第四段為限制殘障、第五級為復健。(一)第一級預防一健康促進內容包括衛生教育、注重營養、注意個性發展、 合適的工作娛樂休閒環境、婚姻座談和性教育、遺傳優生、定期體檢。利用行為改變或生活型態改變以增進身心健康,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二)第二級預防一特殊保護內容包括預防注射、培養個人衛生、改進環境衛生、避免職業傷害、預防意外事件、攝取特殊營養、消除致癌物質、預防過敏來源。藉由各種的防護及保護措施的介入,減少暴露於致病環境下或避免病原的入侵,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三)第三級預防一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內容包括篩檢(screening)、特殊體檢,希望藉由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來預防或延緩疾病的變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症。篩檢是利用檢驗、測量或其他方法,從看似健康的族群之中,發現並分辨可能有病和健康的人,篩檢結果陽性的個案必須再經由進一步的診斷,以確定是否罹病。篩檢須考慮信度 (reliability)及效度(validity)兩方面。信度也可稱為可靠性,是指利用相同篩檢工具對相同對象進行兩次以上檢定,其檢驗結果的一致性,信度的提升可藉由改善篩檢人員操作步驟的一致性及篩檢工具的穩定性來達成。而效度是指篩檢結果與實際有病與否一致的程度,效度可由敏感度(sensitivity)和特異度(specificity)來表示。敏感度是指實際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檢驗陽性反應,而特異度則是指末罹病的病例中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反應。此外假陰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是指實際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陰性反應,假陽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則是指實際末罹病的病例中有多少百分比呈現陽性反應。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是指檢驗陰性的個案數中有少百分比實際未罹病。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是指檢驗陽性的個案數中有多少百分比實際罹病。敏感度、特異度、假陰性率、假陽性率計算範例如下:˙敏感度=實際罹病且篩檢陽性人數/寶際罹病病例數= a/(a 十 c)˙特異度=實際未罹病且篩檢陰性人數/寶際未罹病病例數= d/(b 十 d)˙假陰性率=寶際罹病但篩檢陰性人數/實際罹病病例數= c/(a 十 c)=1一敏感度˙假陽性率=實際未罹病但篩檢陽性人數/實際未罹病病例數= b/(b 十 d)=1一特異度 ˙陰性預測值=寶際未罹病且篩檢陰性人數/篩檢陰性人數= d/(c十d)˙陽性預測值=寶際罹病且篩檢陽性人數/節檢陽性人數= a/(a 十 b)(四)第四級預防一限制殘障內容包括適當治療以遏止疾病的惡化並避免進一步的併發和續發疾病、提供限 制殘障和避免死亡的設備。(五)第五級預防一復健內容包括心理生理和職能的復健、提供適當的復健醫院設備和就業機會、醫院的職能治療、療養院的長期照顧。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o6vo2sWNkcJ:https://hi545ju.pixnet.net/blog/post/177533110-104%25E5%25B9%25B4%25E9%25A0%2590%25E9%2598%25B2%25E4%25BF%259D%25E5%2581%25A5%25E7%25AC%25AC%25E4%25B8%2580%25E6%25AC%25A1%25E4%25BD%259C%25E6%25A5%25AD&hl=zh-TW&gl=tw&strip=1&vwsr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