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江老師想運用Maker的理論鑑定身心障礙資優學生,請問下列何種方式較恰當?
(A)運用各種標準化測驗
(B)針對學生的潛能而非已顯現的能力
(C)避免身心障礙資優學生間的相互比較
(D)對於能有效補償其障礙的特質,給予較低的比重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25908
統計:A(84),B(1034),C(167),D(87),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Maker的問題六種層次

用户評論

【用戶】AILIMI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Maker(1987) The Discover Curriculum Model問題解決根據問題本身結構、方式及解決之道三向度,分為五個層次以培養學生不同領域的必要能力,並增加真實問題的解決能力成功的學習來自於複雜問題的解決。課程模式以多元智慧、問題解決及多元文化為要素,問題解決為模式中評量及課程模式的重要基礎

【用戶】羅燕玲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Maker女士,自2006之後改成六類Type Ⅰ:問題是簡單、封閉的,提問者和解決者都知道問題和途徑,但最後答案要解決者找出。(例如,3+4=?問題清楚,是一加法運算,答案只有一個—7)Type Ⅱ:問題是簡單、封閉的,提問者知道問題、途徑和解決方法,但解決者只知道問題。(例如,餅乾罐裡有10片餅乾,你吃了兩片,罐裡還有幾片餅乾?問題清楚,解決者需要知道這是減法,最後的答案也只有一個—8)Type Ⅲ:問題是已知的,但更為開放、複雜,可能有多種正確途徑和解決方法,提問者曉得途徑和方法,但解決者需自行探索。(例如,用3、5、2等三個數字寫出正確的運算等式,寫得越多越好)Type Ⅳ:問題已知,可是提問者和解決者都不知道解決途徑和方...

【用戶】葛萊分多扣十分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ype Ⅰ:問題是簡單、封閉的,提問者和解決者都知道問題和途徑,但最後答案要解決者找出。(例如,3+4=?問題清楚,是一加法運算,答案只有一個—7)Type Ⅱ:問題是簡單、封閉的,提問者知道問題、途徑和解決方法,但解決者只知道問題。(例如,餅乾罐裡有10片餅乾,你吃了兩片,罐裡還有幾片餅乾?問題清楚,解決者需要知道這是減法,最後的答案也只有一個—8)Type Ⅲ:問題是已知的,但更為開放、複雜,可能有多種正確途徑和解決方法,提問者曉得途徑和方法,但解決者需自行探索。(例如,用3、5、2等三個數字寫出正確的運算等式,寫得越多越好)Type Ⅳ:問題已知,可是提問者和解決者都不知道解決途徑和方法。(例如,你要到溪流的另一頭...

【用戶】pg87cj96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感覺1~2型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