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知識的獲取往往能透過電腦等資訊設備獲得,於是知識的教授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年青人也能傳遞知識給年長者,此稱為?
(A)再社會化
(B)初期社會化
(C)反向社會化
(D)深度社會化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95056
統計:A(1754),B(65),C(8073),D(26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社會化.再社會化.反向社會化的解釋

用户評論

【用戶】Marina Che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社會化(socialization)



社會化是指一種全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個人發展出一種人類的人格且學習成為一位社會行動者。因此社會化可以從兩個不同的分析角度來觀察:我們可能強調人格發展當他在孩童時期的成熟以及成年生活的全部,或者是我們可能強調對於參與組織化的社會生活的各種必要技能的學習過程。

社會化的過程,無論是在他的「人格型塑」或者是「社會學習」的面向上,經常被想像為主要發生在孩童時期,但是這是一種粗略的過度簡化。當然孩童時期,以及特別是最初幾年,乃是個人的生命歷程中一個特別重要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裏頭,個人獲得了基本人格特質,以及學習到許多重要的互動的技巧-最重要...

【用戶】黃 泰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現代社會資訊發達,知識的獲取往往能透過電腦等資訊設備獲得,於是知識的教授不再是年長者的專利,年青人也能傳遞知識給年長者,此稱為?(C)反向社會化

【用戶】Ah Shane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類似觀念:米德 M.Mead<在文化與承諾三種重要的文化概念:1. 回塑型文化(Postfigurativeculture):傳統型的時代,社會安定,規範明確,兒童及青少年向父母長輩學習,教學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直線傳遞過程2. 同塑型文化(ConfigurativeCulture):工業代初期社會,由於變遷的急遽,知識,技能與規範的傳遞,只在同輩間彼此切磋學習。教學型態成為水平式的傳遞,年長與否成為次要的考量因素。 3. 前塑型文化(Prefigurative culture):工業後期和未來的社會,由於科技一日千里,文化規範與生活準則均由年輕的新生代創造和領導,教學乃成為由下而上的傳遞過程,掌握嶄新尖端科技知識的年輕人反而要承擔起〝再教育〞年長者的任務

【用戶】107年正式教師榜首榜上有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再社會化:學習新的知識、技能,但要先「去社會化」。反向社會化:向年輕的一代學習新技能,如:阿公向孫子學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