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 下列關於學習全方位設計(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 UDL)的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 UDL 是要移除任何個體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都可能遇到的障礙。
(B) UDL 僅適用於身心障礙學生。
(C) UDL 的呈現、表徵及參與是要求多元及彈性化。
(D) UDL 的目的是追求教學的改善。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67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yamoler Teac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B) UDL 僅適用於身心障礙學生。→UDL的精神是設計一套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教材,以調整與擴充教材的方式,提供學生更多樣的選擇與教學的刺激,讓學生更樂於參與課程的進行。 O(A) UDL 是要移除任何個體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都可能遇到的障礙。O(C) UDL 的呈現、表徵及參與是要求多元及彈性化。O(D) UDL 的目的是追求教學的改善。全方位課程設計」(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簡稱UDL)所訂定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是每個學生都可達成的學習目標,不論學生是否有視覺、聽覺、說話、移動、閱讀、書寫、理解、接觸、組織、參與以及記憶等不同方面的障礙。  UDL的課程設計又分成三種主要的特質:一、教材內容呈現的多樣性;二、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所學得的內容;三、提供學生多元參與的管道。綜上可知,UDL的精神是設計一套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教材,以調整與擴充教材的方式,提供學生更多樣的選擇與教學的刺激,讓學生更樂於參與課程的進行。   以下以UDL的三種特質來設計智能障礙學生的「社區生活──超商購物」為例,說明UDL運用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  一、教材呈現的多樣性:當老師希望介紹學生認識購物的相關流程時,除了可以將學生帶到現場實際教學外,在課堂上也可以先用照片的方式加以呈現,同時輔以字卡讓學生辨認。當然,更可以使用電腦輔助,讓商品的品名、價格、保存期限等以動畫方式呈現,再配上聲音與音樂,讓不同障礙的學生可以經由不同的感官刺激來學習,同時也利用聲音與圖象的刺激,增加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目前最常利用的就是以多媒體方式做這類多元的呈現。  二、學生以不同方式表達所學得的內容:傳統的評量是採取紙筆測驗,其缺點可能讓不識字或無法以書寫方式表達的身心障礙學生面臨極大的困擾,以致無法更精確呈現出學生真正的能力與程度。UDL強調讓學生以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包括:實作、檔案、口頭、觀察等方式,以補足傳統紙筆測驗的缺點。  以上述為例,老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方式回答商品的名稱、價格,以及保存期限等;學生可以用口語的回答、圖卡的配對、照片的指認,或是使用電腦輔助科技,以動畫點選方式回答;甚至老師可以藉由平常上課的觀察,了解障礙程度較重的學生是否也能指認出商品,讓學生以優勢能力來加以表達,朝向「友善的評量」(friendly-assessment)方向來思考評量的方式,務求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表達。  三、提供學生多元參與的管道:在UDL的設計理念中,老師藉由教材內容與評量方式的多元化,來提高學生參與的動機與興趣。同時可以依據學生個別的需要,提供科技輔具的協助,讓學生不因其本身的障礙原因而減少參與課程的程度,提供學生無障礙的學習環境(barrier-free)。這與特殊教育中提及的「提供適當的輔具與相關服務」觀念相類似。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可以讓智能障礙學生以觀看購物影片的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購物的流程,也可以用圖形配合拼圖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上臺表現或是就地參與教學。若是遇有肢體障礙學生,也可以讓其以電腦或是投影機指認方式,確實參與課程的進行。當然,教師更可設計適合學生程度的挑戰問題,讓學生有完成作業與獲得鼓勵的機會,增加學生參與課程的熱情。相信透過這樣多樣的參與管道,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融入教學。  綜觀UDL全方位課程設計,就是調整課程,以及讓學生可以對這樣的課程做出相對的回應。而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也必須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包括:物理環境上的無障礙;友善的教室環境:教室坐位的安排、明亮度、實用性等;教學輔助科技:電腦、投影機、擴大機等;評量與作業上的調整:延長時間、代為抄寫筆記、口頭回答等;教師、教師助理員以及學生同儕之間的支持等。因此,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除運用UDL設計外,也需仰賴多方的整合與合作才能使成效更為顯著。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999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B) UDL 僅適用於身心障礙學生。→UDL的精神是設計一套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教材,以調整與擴充教材的方式,提供學生更多樣的選擇與教學的刺激,讓學生更樂於參與課程的進行。 O(A) UDL 是要移除任何個體在進行教學活動中都可能遇到的障礙。O(C) UDL 的呈現、表徵及參與是要求多元及彈性化。O(D) UDL 的目的是追求教學的改善。全方位課程設計」(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簡稱UDL)所訂定的教學內容與活動設計,是每個學生都可達成的學習目標,不論學生是否有視覺、聽覺、說話、移動、閱讀、書寫、理解、接觸、組織、參與以及記憶等不同方面的障礙。  UDL的課程設計又分成三種主要的特質:一、教材內容呈現的多樣性;二、學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所學得的內容;三、提供學生多元參與的管道。綜上可知,UDL的精神是設計一套適用於所有學生的教材,以調整與擴充教材的方式,提供學生更多樣的選擇與教學的刺激,讓學生更樂於參與課程的進行。   以下以UDL的三種特質來設計智能障礙學生的「社區生活──超商購物」為例,說明UDL運用於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  一、教材呈現的多樣性:當老師希望介紹學生認識購物的相關流程時,除了可以將學生帶到現場實際教學外,在課堂上也可以先用照片的方式加以呈現,同時輔以字卡讓學生辨認。當然,更可以使用電腦輔助,讓商品的品名、價格、保存期限等以動畫方式呈現,再配上聲音與音樂,讓不同障礙的學生可以經由不同的感官刺激來學習,同時也利用聲音與圖象的刺激,增加學生學習的動機與興趣。目前最常利用的就是以多媒體方式做這類多元的呈現。  二、學生以不同方式表達所學得的內容:傳統的評量是採取紙筆測驗,其缺點可能讓不識字或無法以書寫方式表達的身心障礙學生面臨極大的困擾,以致無法更精確呈現出學生真正的能力與程度。UDL強調讓學生以適合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包括:實作、檔案、口頭、觀察等方式,以補足傳統紙筆測驗的缺點。  以上述為例,老師可以讓學生以不同方式回答商品的名稱、價格,以及保存期限等;學生可以用口語的回答、圖卡的配對、照片的指認,或是使用電腦輔助科技,以動畫點選方式回答;甚至老師可以藉由平常上課的觀察,了解障礙程度較重的學生是否也能指認出商品,讓學生以優勢能力來加以表達,朝向「友善的評量」(friendly-assessment)方向來思考評量的方式,務求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機會表達。  三、提供學生多元參與的管道:在UDL的設計理念中,老師藉由教材內容與評量方式的多元化,來提高學生參與的動機與興趣。同時可以依據學生個別的需要,提供科技輔具的協助,讓學生不因其本身的障礙原因而減少參與課程的程度,提供學生無障礙的學習環境(barrier-free)。這與特殊教育中提及的「提供適當的輔具與相關服務」觀念相類似。  在這個例子中,教師可以讓智能障礙學生以觀看購物影片的方式,讓學生初步了解購物的流程,也可以用圖形配合拼圖的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可以上臺表現或是就地參與教學。若是遇有肢體障礙學生,也可以讓其以電腦或是投影機指認方式,確實參與課程的進行。當然,教師更可設計適合學生程度的挑戰問題,讓學生有完成作業與獲得鼓勵的機會,增加學生參與課程的熱情。相信透過這樣多樣的參與管道,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融入教學。  綜觀UDL全方位課程設計,就是調整課程,以及讓學生可以對這樣的課程做出相對的回應。而要達成這樣的效果也必須要有許多條件配合,包括:物理環境上的無障礙;友善的教室環境:教室坐位的安排、明亮度、實用性等;教學輔助科技:電腦、投影機、擴大機等;評量與作業上的調整:延長時間、代為抄寫筆記、口頭回答等;教師、教師助理員以及學生同儕之間的支持等。因此,身心障礙學生的教學,除運用UDL設計外,也需仰賴多方的整合與合作才能使成效更為顯著。https://www.mdnkids.com/specialeducation/detail.asp?sn=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