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7.陳澄波、顏水龍、李石樵、楊三郎、李梅樹等人共同創設的畫會?
(A)五月畫會
(B)東方畫會
(C)臺陽美術協會
(D)中國畫學會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10542
統計:A(133),B(114),C(1061),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七星畫壇、楊三郎、陳澄波

用户評論

【用戶】Patrick Hu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臺陽美術協會1934年(昭和9年)11月12日,臺灣畫家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陳清汾、李梅樹、李石樵、楊三郎,與在台日本畫家立石鐵臣等人,於台北市聯合組織了臺陽美術協會,簡稱臺陽美協,其主旨為「拓荒播種,使新進的畫家能有自由發表作品的機會,藉以琢磨畫技,弘揚民族文化精神」。而之所以名為「臺陽」,是因為其主要贊助者為礦商基隆顏家「臺陽株式會社」。臺陽美協從1934年到1944年中斷活動時,共舉辦了十回展覽,並從第三屆起,開始於台灣中南部巡迴展覽,每年都定期舉辦。為有別於官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展期皆為秋天。

【用戶】Siaopi Lai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五月畫會是台灣畫家劉國松在1957年與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校友一同組成的畫家協會,也是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的畫會之一。影響了台灣藝術從古典的靜物保守風格轉為現代藝術風格。畫會之所以取名為「五月」,據知是得自巴黎「五月沙龍」的靈感。五月畫會的創辦人有劉國松、郭豫倫、郭東榮、李芳枝等人,1957年5月之後加入顧福生、黃顯輝、莊喆、李元亨、謝里法、韓湘寧、胡奇中、鴻鍾睿、陳景容、鄭瓊娟、廖繼香、孫多慈、楊英風、陳庭詩等畫家,並開始固定在每年五月舉辦畫展(第一次展出是在台北市中山堂)。在1960年代,五月畫會以大膽的畫風、主張自由的繪畫題材、概念、繪畫方式等成為台灣現代繪畫的前衛團體,當時僅有另一個組織「東方畫會」能與之比擬。1960年代後,五月畫會的成員大多出國留學、旅居海外,原先團體展出的方式逐漸變為成員的個展。1974年後,五月畫會活動漸少。1991年,五月畫會開始重新組織台灣各大學美術系畢業生等舉辦畫展。

【用戶】106-謝謝阿我考上了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五月畫會是台灣畫家劉國松等人在1957年受到師大教授廖繼春鼓勵,與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校友一同組成的畫家協會,也是台灣藝術史上重要的畫會之一。影響了台灣藝術從古典的靜物保守風格轉為現代藝術風格。畫會之所以取名為「五月」,據知是得自巴黎「五月沙龍」的靈感。五月畫會的創辦人有劉國松、郭豫倫、郭東榮、李芳枝等人,1957年5月之後加入顧福生、黃顯輝、莊喆、馬浩、李元亨、謝里法、韓湘寧、彭萬墀、胡奇中、馮鍾睿、陳景容、鄭瓊娟、廖繼春、孫多慈、楊英風、陳庭詩等畫家,並開始固定在每年五月舉辦畫展(第一次展出是在台北市中山堂)。在1960年代,五月畫會以大膽的畫風、主張自由的繪畫題材、概念、繪畫方式等成為台灣現代繪畫的前...